赖早兴,男,1973年生,湖南浏阳人,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

1973年生,湖南浏阳人,汉族,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攻读刑法学博士学位和从事刑事诉讼法学的博士后研究,并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学一年;出版个人专著《刑法平等论》《证据法视野中的犯罪构成研究》《刑罚力度问题研究》;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学家》《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刑法论丛》等刊物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9篇,其他刊物转载2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青年课题1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湘潭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校级奖励多项。

1994年9月至1998年6月,就读于湘潭大学法学院(本科);

1998年9月至2001年6月,就读于湘潭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博士研究生);

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在西南政法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Moritz法学院访学;

2013年9月至今,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工作。

主讲课程

刑法学、刑罚学

研究方向

刑法学、刑罚学、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

研究课题

1.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刑事诉讼法视野中的犯罪构成要件研究”(11BFX114)(2011—2014);

2.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刑罚力度问题研究”(06FX021)(2006—2009);

2.主持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刑法平等原则研究”(2004-2006);

3.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青年课题“刑事制度的力度研究”(06B099)(2006-2009);

4.主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课题“证据法视野中的犯罪构成研究”(07fx06033)(2005-2007);

5.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项目:非洲刑法研究(2004-2006)。

获奖情况

2009年4月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5月湘潭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0年第十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获得者指导老师;

2009年湖南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指导老师;

2010年度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

2011年获评湖南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个人(三等功);

2009年度湘潭大学研究生校长奖“优秀奖”获得者指导老师;

2009年被评为湘潭大学“科研先进工作者”。

1.

2009年4月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

2009年5月湘潭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

2010年第十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获得者指导老师;

4.

2009年湖南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指导老师;

5.

2010年度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

6.

2011年获评湖南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个人(三等功);

7.

2009年度湘潭大学研究生校长奖“优秀奖”获得者指导老师;

8.

2009年被评为湘潭大学“科研先进工作者”。

科研项目

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视野中的犯罪构成要件研究”(11BFX114)(2011—2014);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刑罚力度问题研究” (06FX021)(2006—2009);

3.主持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刑法平等原则研究”(2004-2006);

4.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青年课题“刑事制度的力度研究” (06B099)(2006-2009);

5.主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课题“证据法视野中的犯罪构成研究” (07fx06033)(2005-2007);

6.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项目:非洲刑法研究(2004-2006)。

成果:

(一)著作类:

1.《刑法平等论》(专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证据法视野中的犯罪构成研究》(专著),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刑罚力度问题研究——中国刑罚力度趋轻化之探讨》(专著),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4.《刑法条文案例精解》(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刑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参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二)论文类:

1.“精神病辩护制度研究——基于美国精神病辩护制度的思考”,《中国法学》2008年第6期;

2.“推定在犯意认定中的运用——基于英美国家犯意推定的思考”,《现代法学》2008年第3期;

3.“美国刑事诉讼中的‘排除合理怀疑’”,《法律科学》2008年第5期;

4.“美国犯罪成立要件与证明责任分配”,《法学家》2007年第3期;

5.“刑法平等原则辨析”,《法律科学》2006年第6期;

6.“监狱劳动合理化论纲”,《法学评论》2007年第2期;

7.“英美法系国家犯罪构成理论之辨正及启示”,《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8.“论平等在刑法中的地位”,《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2期;

9.“我国赦免制度的激活与完善”,《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

10.“沈家本与清末刑罚轻缓化”,《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6期;

11.“罪等划分及相关制度重构”,《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3期;

12.“有罪判决的实体法标准是什么?——‘案件事实清楚’原理性解读”,《刑法论丛》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3.“刑罚的力度论纲”, 《刑法论丛》2011年第1期;

14.“美国行政赦免制度及其对死刑执行的限制”,《河北法学》2006年第5期;

15.“有期徒刑分等研究”,《江海学刊》2009年第3 期;

16.“论自由刑中的‘自由’及其演化”,《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7.“尼日利亚:国际因素推动下的反腐”,《西亚非洲》2006年第7期;

18.“欧陆刑罚力度的启蒙”,《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9.“民族平等的刑法保护”,《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20.“论刑法中的‘赔偿(经济)损失’”,《求索》2005年第5期;

21.“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条件中的平等问题”,《中国监狱学刊》2006年第6期;

22.“论平等对待罪犯”,《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

23.“介绍贿赂罪取消论”,《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24.“滥用职权罪中‘损失’的确定”,《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5.“刑法平等原则理论辨析”,《刑法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6.“中国古代重刑观探析”《刑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7.“中国刑罚轻缓化之肇始”,《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8.“非洲死刑的存废”,《西亚非洲》2005年第3期;

29.“美国刑事法中的能力减弱辩护及其启示”,《法商研究》2012年第5期;

30.“论犯罪构成对刑事诉讼价值的保障”,《湘潭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31.“论犯罪构成功能与刑事诉讼功能的契合”,《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三)论文全文转载:

1.“中国刑罚轻缓化之肇始”,《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介绍贿赂罪取消论”,《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论刑法中的‘赔偿(经济)损失’”,《求索》(CSSCI期刊)2005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论平等对待罪犯”,《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5.“英美法系国家犯罪构成理论之辨正及启示”,《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6.“英美法系国家犯罪构成理论之辨正及启示”,《法商研究》2007年第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政策研究室篇《刑事法理与案例评析》2007年第6期转载;

7.“英美法系国家犯罪构成理论之辨正及启示”,《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中国法学文档》2009年第6辑转载;

8. “有罪判决的实体法标准是什么?——‘案件事实清楚’原理性解读”,《刑法论丛》第13卷,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

9.“有期徒刑分等研究”,《江海学刊》2009年第3 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12期;

10.“美国刑事法中的能力减弱辩护及其启示”,《法商研究》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3年第1期;

11..“非洲死刑的存废——现状、态度与国际因素”,《西亚非洲》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8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