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西游记
《唐僧西游记》是《西游记》的一个明代版本,也被称为《二刻唐三藏西游记》。这两个名称都由“华阳洞天主人”负责校对,而卷首则附有“秣陵陈元之”撰写的一篇序言。
版本特征
《唐僧西游记》是明万历年间出版的刻本,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分别由蔡敬吾和朱继源刊印。这些版本采用扁字体排版,每页包含十二行文字,每行共有二十四字。全书共计二十卷,收录了一百回故事。
故事背景
《唐僧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来源于历史上著名的高僧玄奘。玄奘,原名陈祎,生于602年至664年间,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他在洛阳偃师出生并成长,后来成为一位广受尊敬的佛教学者。在唐朝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他开始了前往天竺的漫长旅程。在那里,他深入学习了佛教教义,并在贞观十九年(645年)返回长安。此后,玄奘在大慈恩寺等寺庙继续他的研究和翻译工作,直至去世。他的翻译作品以直接翻译为主,风格严谨,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这部著作对于研究印度及中亚地区的古代历史地理具有重要意义。玄奘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游记》中的主角唐僧,这一角色正是以玄奘为蓝本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