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硬毛吴萸
国内分布:产台湾各地及福建沿海地区。
命名来源:[Icones plantarum formosanarum日本电气non et contributiones ad floram formosanam. 6: 5-6 1916]
中国植物志:43(2):068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20米;当年生枝褐紫色,与小叶片及花序均被长而略粗的毛。叶有小叶9-11片;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位于叶轴基部的较小,长5-8厘米,宽2-3厘米,顶部长渐尖,基部狭楔尖,顶部中央一片最大,位于叶轴基部的小叶略不对称;小叶柄甚短或几无柄,小叶叶面被甚短的微粗毛或无毛,背面密被毛,散生褐色油点,两面稍不同色;侧脉每边15-I8条,被微毛。花序顶生及腋生。果序长约6厘米,宽8-9厘米;果长约6毫米,果梗伸长,分果瓣密布粗大油点;种子长约3毫米,宽约2.5毫米。
生存环境
见于低至中海拔阔叶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台湾省北部。
参考资料
百度,硬毛吴萸.www.zhiwutong.com.2010-11-22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硬毛吴萸.db.kib.ac.cn.20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