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传媒学院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成立最早且最先开办全日制本科专业的学院之一,现有专业教师44人,并常年聘请王逸虹(《山城棒棒军第一部》编剧)、曾维惠(儿童文学作家,2014年获冰心儿童文学奖)、赵学锋(重庆市演讲爱好者协会秘书长)、赫学颖(课堂内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10名行业资深专家为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1.8%;教授9人,副教授19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63.6%;近10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曾宪梓奖、重庆市高校骨干教师、重庆市名师奖等荣誉称号。现开设有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中文专长)、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等普通本科专业。

院情介绍

学科专业基础雄厚,建有“文学”、“广告”两个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校级教学团队;建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古代诗歌欣赏与朗诵”市级精品课程及多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有“诗学研究”“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新媒体传播与网络舆情研究”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成立了文化诗学研究所、网络舆情研究所、语文学习心理研究所、语言研究所、巴渝文化·名人研究中心、中小学特色文化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2017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合作院校。近年完成文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省部级及以上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7项;教学科研成果多次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一、二等奖

注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先后完成了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工学交替机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面向农村小学重构语文教育专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及10余项校级教改项目,改革成果两次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办学经验丰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定位于“精品培养”一专多能的城区小学高端语文教师,与主城10余所重点中小学建有长期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广告传媒类专业与重庆市网信办及各区县网信办、重庆广电集团、重庆市课堂内外杂志社等30余家单位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打造了数字内容生产实训中心、摄像实训室、摄影实训室,组建了“儿童文学创作”、“国学吟诵”、“辩论艺术”、课堂内外新媒体应用研究、视传媒、学校文化品牌、WE等多个工作室;探索形成了“双导师制”实践模式,即“1名行业导师与1名专业教师带领1个工作室团队”,实现了学生技能培养与岗位核心能力需求的零距离接轨。

坚持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向,坚持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程,通过开展读书文化节、创意未来、校园微电影、社会实践、迎新暨欢送毕业生晚会、辩论赛、创业大赛、广告创意设计大赛等第二课堂品牌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特长。近5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和市级奖励近500人次。

专业设置

汉语言文学[本科 师范]

专业代码:050101

专业寄语:

亲近汉语言文学,开启独立思考、精确优雅表达的人生。

本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以国家宏观教育形势和重庆市基础教育“卓越课堂”需求为导向,以“CEA”模式即课堂集中学习(C)、语文教育专题网络学习(E)、个性特长行动学习(A)三类课堂协调联动和重庆市小学名师工作室师徒制专业实习为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于“为市、区、县城区小学‘卓越课堂’精品培养具有国学修养、一专多能的小学语文教师”。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国学概论、普通话、演讲艺术、诗歌欣赏与朗声、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班主任工作、教师口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教材研究、课堂教学技能、教育名著选读等。

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演讲能力、校园文化建设能力、信息收集和传播能力及戏剧影视、音乐美术等艺术修养,在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还能够从事1门音乐或美术等艺体学科教学,并能够胜任班级管理等工作。

1.专业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2004年开设挂靠重庆师范大学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12年学院改制升本后,是学院首批招生的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师范、小学全科、非师范三个方向,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综合素质优良、团结协作进取的教师教育队伍。

汉语言文学专业凭借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积淀赢得了社会认可。自2001年起开始承担国家级、市级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因培训成果突出,学院被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同志赞誉为“全国教育学院的一面旗帜”。该专业拥有一批高层次的科研课题、教改项目和精品课程,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成果推广、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

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关键、强化行业协作,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争成为“重庆市有特色、西部有影响、全国有声音”的特色专业。

小学教育[本科 师范]

小学教育(小学全科教师中文专长)[本科 师范]

本专业培养热爱城乡基础教育事业,具有先进小学教育理念和语文教学特长、宽厚基础知识、一定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综合素质,适应城乡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爱教、懂教、会教,并能胜任全科教学工作和班队管理工作的本科层次的语文特长全科教师。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儿童文学、写作、古代诗歌欣赏与朗诵、语文学习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班队管理、小学教育科研、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法与课程改革、教师口语、渝沪台语文教学比较研究、声乐、舞蹈、简笔画、儿童剧创作等。

本专业招收文科学生,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的优惠政策,与定向区县签订协议,毕业后回到签约区县的小学担任教学与管理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非师范]

专业代码:050306T

专业寄语:

培养具有媒介融合特色的新媒体内容生产与创意传播的新型人才,办成重庆市领先学科。

本专业主要面向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凸显媒介融合特色的复合性、应用型新媒体传播人才。毕业生具有扎实、系统的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理论与新媒体专业素养,具有新闻采访、写作、摄录、制作、播音、编辑、主持节目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市场调查研究和活动策划能力,能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组织和实施品牌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以及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新闻采访与写作、网络营销与推广、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新闻编辑、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摄像技术、摄影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视音频编辑、新媒体应用、数字动画技术、网络舆情分析、数据库营销、新媒体品牌策划、危机传播管理、移动互联网营销实务等。

本专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与媒体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开展新媒体应用研究,共同创建“新媒体应用研究基地”,聘请行业专家承担核心能力课程,以实战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实现了学校课程设计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毕业生能够在各类门户网站、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以及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媒体从事媒体调查与分析、媒介内容生产以及媒体经营管理等工作,也能够在区县网信办、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从事舆情分析与研判、新闻宣传、媒介策划与推广、创意传播等工作。

1.专业概况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

广告学[本科 非师范]

专业代码:050303

专业寄语:

把广告学办成一个有生命力的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新媒体环境下具备广告传媒专业系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市场调研、营销传播、广告策划创意、广告设计制作、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特长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真实工作项目和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引领,以实训中心、工作室为依托,与广告传媒业界紧密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是重庆市广告协会理事单位、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单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告原理与实务、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市场营销实务、新媒体概论、整合营销传播、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品牌策划、广告文案、网络编辑、广告调查、广告经营管理、媒介经营管理、广告业务洽谈、图形创意、版式设计、网络广告、视频广告、广告摄影、广告心理学等。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代理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市场调查咨询企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创意、文案写作、设计制作、广告经营管理、品牌推广等工作。

1.专业概况:

广告专业始办于2006年,目前拥有广告市级教学团队、“广告策划”等校级精品课程、“新媒体传播与网络舆情研究”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网络舆情研究所、中小学特色文化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广告学专业注重教学改革创新,先后完成了重庆市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广告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工学交替机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及 10余项校级教改项目,近年完成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教学、科研成果多次获奖。

广告学专业紧盯行业需求,与重庆市20余家广告传媒企业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拥有广告传媒实训中心、广告摄影实训室,组建了学校文化品牌工作室、WE工作室、山视觉摄影工作室等,实践教学平台和校企合作体系成熟,实现了学生技能培养与岗位核心能力需求的零距离接轨。

广告学专业坚持多能一专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开展校园微电影、社会实践、创业大赛、广告创意设计大赛等品牌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近5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和市级奖励近60人次。

汉语言文学[本科 非师范]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层 次:普通本科

类 别:非师范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优秀,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与表达技能,并具有基本的文秘、公关、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基础写作、应用写作、中国文化概论、应用经济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秘书实务、市场营销实务、项目策划等。

毕业生能够胜任新闻宣传、编辑出版、文秘公关、文案策划等多种工作。

汉语言文学(文化传媒)[本科 非师范]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文化传媒)

层 次:普通本科

类 别:非师范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优秀社会主义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写作能力和文化传媒创意、策划、经营能力,能够适应和促进重庆市及周边地区城乡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美学、应用写作、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巴渝文化研究、应用经济学、传播学、新媒体研究与应用、文化传媒项目策划、文化产业创意设计、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企业管理等。

毕业生能够胜任文化传播、传媒设计、媒体经营、文化企业管理等多种岗位工作。

参考资料

汉语言文学[本科 师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9-07-24

小学教育(小学全科教师中文专长)[本科 师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9-07-24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 非师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9-07-24

广告学[本科 非师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9-07-24

汉语言文学[本科 非师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9-07-24

汉语言文学(文化传媒)[本科 非师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