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连
云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原植物根茎黄色,较少分枝;叶基生;株高15-30厘米;多歧聚伞花序;长骨突荚果,种子长圆形;花果期2-6月。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条粗壮、质坚实、断面红黄者为佳。
明代兰茂《滇南本草》载:“滇连,一名云连……功效胜川黄连百倍”,“云连”因此而得名。
生长环境
云连喜冷凉湿润,忌高温干燥,多野生在海拔2400─3400公尺之间的原始森林或杂木林中腐殖质土厚、排水良好、土壤温度较大的地方。长成需七至八年,一般在秋季采收。
分布范围
云连是云南省名产药材,出产于福贡县、碧江、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泸水市、腾冲市等县,主产在福贡、贡山及腾冲,腾冲云连又称为"光明连"。另外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亦有栽培。
主要价值
云连性寒、苦,用于清心火,凉血明目,除湿热,止泻痢,治心火肝热、头晕、目赤、烦躁、热毒。商品呈弯曲的长条形,具"过桥杆",断面金黄色,味极苦,能泻火燥湿、解毒杀虫脒,治疗各种热毒及烧烫伤。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含量和抗菌消炎药效比川黄连更好。与四川省的"雅连"并列为黄连中的珍品而享誉国内外,是历代医家非常喜爱的云南省名药,畅销于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区。
简介
根茎多单枝,园柱形条较小,弯曲成钩状,形如蝎尾。长2~5cm,直径0.2~0.4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须根痕,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棕色。气微,味极苦。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状茎黄色,节密,稍呈结节状,偶有,细长光滑的节间,上具多数褐色长线状须根。叶基生,有长叶柄,长10-20厘米,绿色或基部淡褐色,略方形,有纵纹叶片坚纸质,三角状长卵形,长6-10厘米,宽5-8厘米。边缘有锐锯齿,3全裂,中裂片较两侧裂片长,披针形或长菱形,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3-6羽状深裂,裂片宽大,距离稀疏,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平滑有光泽,只脉上有微毛,叶脉两面均微突出侧生裂片作不等的,2深裂,余同中裂片。夏初,从叶丛中抽葶开花,花较少,通常2-4朵,绿白色,花萼及花瓣均较短,卵形或窄卵形雄蕊为多数心皮,子房有短柄。瞢獒果,长5-8毫米,下有由子房柄,延长的瞢柴柄,排列果柄顶端,有如伞形果序,具徼毛。生长环境生于高山密林下山谷潮湿处,或栽培。
采收加工
同味连。云连用水喷,使其表面湿润,再以硫熏24小时后,取出干燥即可。
规格等级
商品分二个等级:干货,均应无毛须、杂质、霉变。一等:条粗,质坚实,直径在0.3cm以上。无过桥。二等:条较瘦小,间有过桥,直径在0.3cm以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