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双带小丑鱼,别名金新娘(香港特别行政区),英文名Sebae Anemonefish,拉丁学名Amphiprion sebae。分布在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阿拉伯半岛(Arabian Peninsula)、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缅甸海以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岛(Sumatra)一带海域。是置卵型、杂食性鱼种。
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背鳍鳍棘(总数):10-11条 背鳍软条(总数):14-17条 臀鳍鳍棘:2条 臀鳍软条:13-14条
成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吻短而钝。眼中大,上侧位。口大,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齿端具缺刻。背鳍单一,软条部延长而呈方形;尾鳍呈截形或内凹,上下叶外侧鳍条不延长呈丝状。成鱼体上半部黑色,下半部黄色,体侧具两条宽阔的白环带。第一条在眼睛后方,第二条在体侧中后部,且较第一条更为宽阔。背鳍黑色,自第二条白带后方具白缘𫚐,余鳍均为黄色。需要注意的是,峇厘岛(Bali)的族群体基本为黑色,黄色部分较少。印度洋双带小丑与其他双带小丑族群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背鳍中后段具白缘,很容易分辨。
体形尺寸
最大体长16cm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潟湖和沿岸礁区水深2-25米之间的水域,与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桡脚类动物、海藻以及无脊椎动物为食。
其他资料
印度洋双带小丑在市场上较为常见,价格便宜,购买时注意与其他双带小丑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