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号驱逐舰,原名宵月(Yoizuki),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秋月级”驱逐舰第十艘;1945年1月31日服役,编入日本海军第31战队第41驱逐队,当时日本海军已无力进行大规模出海作战行动,到战争结束后该舰被解除武装作为复员输送舰使用。于1947年8月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被命名为“汾阳”号。由于缺乏零部件以及武装,未重新武装。1949年2月自青岛市拖往基隆市,此后该舰未再服役,至1963年间解体。

基本介绍

性能参数

排水量:2,700吨(设计标准排水量),3,451吨(公试排水量),3,700吨(满载排水量)

尺寸全长:134.26米,最大舰宽11.58米,吃水4.15米

动力装置:3台舰本式重油专烧水管锅炉

舰本式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52000马力,双轴推进

最大航速33节;

续航力:18节航速航行时达到9000海里

武备:

九八式双联装100毫米口径高射炮4座,最初时九六式双联装25mm口径机关炮两座,1943年后增至13门-54门;部分舰只加装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4挺。四联装610毫米口径发射管1座,深水炸弹发射器6座 舰员250人

排水量:2701吨(基准)/3470吨(公试)/3878吨(满载)

主尺度:134.2米(全长)/11.6米(宽)/4.2米(吃水)

动力:2台舰本式蒸汽轮机,3台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52000马力

航速:33节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火力:竣工时4座双联装九八式100毫米L/65高炮;2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1944年4座双联装九八式100毫米L/65高炮;5座三联装、13座单装九六式25毫米高射炮

鱼雷:四联装九二式610毫米×1,九三式鱼雷8条

深水炸弹:投射机×6,导轨×2

舰员:263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