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表:在生态学中,指死亡表和寿命表,用于简单而直观地反应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统计表。在人口学中,又称“死亡表”(MortalityTable)和寿命表,是对相当数量的人口自出生(或一定年龄)开始,直至这些人全部去世为止的生存与死亡记录。
定义
人口学定义
通常以10万(或100万)人作为0岁的生存人数,然后根据各年中死亡人数,各年末生存人数计算各年龄人口的死亡率、生存率,列成表格,直至此10万全部死亡为止。生命表上所记载的死亡率、生存率是决定人寿保险费的重要依据。是反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人口生存死亡规律的调查统计表。即追踪一批人,逐年记录该人群的死亡人数,得到该人群从出生到死亡为止的各年龄死亡率,并进一步构成表格式模型,称为生命表。我国在1929-1931年间,金陵大学的肖富德编制了中国第一张生命表,称为"农民生命表"。1982年第2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获得完整生命表资料,至1995年末制定出了中国人寿保险业第一张经验生命表。
种类
平均预期寿命
也叫平均寿命。指0岁年龄组人口的平均生存年数。它是生命表中的重要内容,是国际上用来评价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水平的显着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可提高到72~73岁。
平均余命
也称生命期望值。是指某年龄人的余命的平均值。即某年龄开始到死亡为止的平均存活年限。比如从60岁开始到死亡为止,人的平均存活年限为18年,那么60岁人的平均余命就是18年。平均余命与平均寿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对0岁人来说二者是一致的。平均余命的概念和数值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测算中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