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混聚合物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结构不同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均聚物和共聚物组成的物理混合物。这些聚合物之间的结合通常是通过非共价键实现的。共混聚合物的制备是为了改善原有聚合物的性能或者创造新的具有特定特性的聚合物材料。共混聚合物的发展迅速,因为其制备工艺相对简单,选择组分的灵活性较高。

分类

橡胶/塑料

这类共混物是以塑料为基体,橡胶为分散相的组合。橡胶能够增强塑料的韧性,而塑料则提供了刚性和硬度。为了达到良好的增韧效果,塑料相和橡胶相之间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容性,这可以通过生成嵌段或接枝共聚物来实现。

塑料/橡胶

这是一种以橡胶为基体,塑料为分散相的共混物,通常被称为增强橡胶。塑料的添加能够提升共混物的弹性模量,同时起到耐磨、耐撕裂等多种作用。

橡胶/橡胶

这是由两种不同类型的橡胶组成的共混物。在这种共混物中,含量较高的橡胶组分或粘度较低的橡胶组分为连续相。这种共混物主要应用于汽车轮胎行业,以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和其他特性。

塑料/塑料

塑料与塑料的共混主要目的是改善加工性能。例如,聚苯乙烯与聚苯醚的共混可以提高聚苯醚的熔体流动性。

制备方法

共混聚合物可通过机械共混、溶液共混或胶乳共混等方式制备。机械共混是在聚合物的软化点或熔点以上温度进行的,但可能难以确保共混物的均匀性。溶液共混则是将聚合物溶解在公共溶剂中,然后去除溶剂得到固体共混物。胶乳共混是工业上常见的制备方法,它利用胶乳的低粘度特点,使得共混物更容易均匀混合。

形态结构

共混聚合物的形态结构通常表现为少数组分的聚合物颗粒分布在另一聚合物的连续相中。颗粒的大小、均匀性和分布情况会影响共混物的性能。电子显微镜和相位差显微镜是研究共混聚合物形态结构的主要工具。

相容性表征

共混聚合物的相容性可以用玻璃化温度的变化来衡量。当相容性增加时,原本独立的两个玻璃化温度会趋于合并。此外,光学清晰度也可以用来判断共混物的相容性。

参考资料

共混聚合物辐射效应研究的进展.百度学术搜索.2024-10-27

共混聚合物单离子导体的导电性与传质机理研究.百度学术搜索.2024-10-27

聚四氟乙烯、有机硅复合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低表面能特性.百度学术搜索.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