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绕城高速公路
长沙绕城高速公路也称为三环线,北与G4杨梓冲互通,西穿长沙-张家界高速公路;南跨北京—香港公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李家塘互通,东边与长株高速相连。全线建有月亮岛大桥、黑石铺大桥,设12个互通分别将进出省会的国、省干道相连。全段于2013年底建成,全长约98公里。
项目概况
全线分为北段、西段、南段和东段。绕城高速公路第一期工程建设为北段,北段西起高雄—成都公路望城区黄花塘,过湘江月亮岛大桥和开福区捞刀河街道,在107国道长沙县安沙镇与京港澳高速杨梓冲互通相连,全长35.4公里,总投资8.5亿元,1999年10月建成通车。西段北起河西黄花塘,南达黑石铺大桥,还包括与二环线相通的联络线,全长约20公里,于2002年11月建成通车。南段西起黑石铺大桥,东与G4李家塘互通相连,全长约14公里,于2004年5月建成通车(黑石铺大桥于5月建成通车,全长3068米)。
规划背景
2005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交通部(今交通运输部)颁布《中国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工程”),并规定了中国高速公路的主干线、地区环线和支线的编号规则,并对国内若干重要城市进行了编号的指导,长沙市绕城高速公路编号为[湖南]G0401(“7918工程”时期,各省绕城高速公路国家高速网编号允许重复)。
201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颁布《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
2017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并入市场监督管理部)颁布《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17,取代GB/T 917-2009),由于对城市环线的编号原规则存在编号跨省可重复利用所产生的管理和发布信息混乱的问题,本次修订采用与联络线相一致的编号方式,对管理部门认定的绕城环线(含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管理部门认定可设置国家高速城市绕城环线的城市)进行梳理,按主线前进方向顺序统一编号,其余地级城市绕城环线为省级高速公路,长沙市绕城高速公路编号为(全国统一编号的)“国家高速G0401”。
发展历程
2009年4月30日开工建设东绕城线和京港澳中国高速公路长沙三一大道连接线。东绕城线工程分东北段、东南段施工,全线4车道,路基宽度为26m,设计时速100公里,辖7个大型互通、5个收费站。东绕城线的东北段全长约13.2公里,起于G4杨梓冲互通,在新屋里跨捞刀河后,在朱家湖折向东南向,经毛家岭、回龙乡、虎塘、东塘、长塘,于南冲塘与长株高速起点黄花互通相接;东南段线路全长约14公里,起于京港澳高速李家塘段收费站,沿同升湖别墅群布线至黄坡塘,在罗家洲跨越浏阳河后折向东北向,经北风屋场,城隍庙,再经楠竹山、雷公坡,最后路线在路边塘与黄江公路相接。2013年12月30日,东绕城线通车,标志着长沙绕城高速全线贯通。
京港澳中国高速公路长沙三一大道连接线西起开福区德雅路,向东穿越四方坪立交,跨越浏阳河,继续东延先后与万家丽、博览路形成部分互通式立交,止于长永高速星沙收费站,顺接长永高速公路,并接G4,全长5.045km。全线采用八车道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42-57m。
两个项目的建设标志着长沙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完善了我省路网结构,缓解了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长沙段交通压力,对于改善长沙市城市交通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2021年1月18日凌晨,位于G0401长沙绕城高速东南段36公里处的白竹收费站开通试运营。
最新资讯
长沙绕城高速与全省联网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