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季松
吴季松,1944年8月10日出生于重庆市,辽宁沈阳人,满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顾问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河海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吴季松是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创始会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首席咨询专家,雄安新区集团公司吴季松院士工作站主任。他在科技领域有着经验和贡献,长期从事高技术产业化研究和水资源的研究、管理工作。
人物经历
1962年至1968年,吴季松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毕业后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被分配至新疆芳草湖农场劳动锻炼,成为一名农工。
1971年调任至新疆仪表厂,后任技术组长。
1973年,被选中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北京物理所合肥受控热核聚变研究站。
1979年到1982年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访问学者在欧洲原子能联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芳特诺核研究中心从事清洁能源研究。
1982年任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处副处长(代处长),副教授。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于经济发展”专题研究,项目报告(英文)创意知识经济。
1989年调任至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任副秘书长。
1990年至1992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参赞衔副代表。
1992年至1994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高技术与环境顾问。
1995年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研究室主任。
1995年任第四届世界科技园区大会副主席
199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
1998年任2000年世界博览会(德国汉诺威)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8年第六届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澳大利亚帕斯)组织委员会副主席。
1999年参加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第2届中美环境与发展高级论坛并做首席发言。
2001年任北京奥申委主席特别助理、刘淇主席顾问。
2002年被中国政府推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环境奖候选人。
2004年参加摩洛哥马拉喀什国际水协世界大会上为国际水协大奖最后两名候选人之一。
2004年12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正式退休。
2005年获“国际科技园区荣誉会员奖”,是该组织成立21年来世界上第7个获奖者。
2005年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任北京市科协常务理事、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
2009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2017年3月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2017年6月任雄安新区规划评议专家组成员。
2021年7月任燕山大学客座教授。
2021年7月任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客座教授。
2022年1月任温州大学特聘专家。
曾任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波恩国际淡水资源大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科技工业园协会顾问委员,全国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首席咨询专家,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奥运会总体影响项目顾问,国际科技园区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北方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80年代初,吴季松提出中国经济应分东中西三区以不同的阶段目标发展,创意知识经济并将科技园区的实践介绍到中国,提出修复生态系统理论并主持制定水资源规划和创立新循环经济学等。
1982年,吴季松将“可持续发展”概念引入中国;1985年,带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组完成“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于经济发展”的研究,对“知识经济”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1992年,主持全球水资源调查,制订了新的丰缺水标准;2005年,在西方提出的“循环经济”基础上,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创新的理论、概念和思路。
吴季松主持制定并指导实施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生态修复规划,至2004年成功修复了北京上游水源潮白河湿地、黑河东居延海湿地和黄河口湿地等五个湿地。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9月,吴季松已在《自然与资源》《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文章100余篇;编著出版有《知识经济学》《水!最受关注的66个水问题》《中国可以不缺水》《新循环经济学》《生态文明建设——年研究/百国考察/省实践》《亲历申奥》《重走丝绸之路两万里》等专著40余部。
综治规划
吴季松主持制定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塔里木河流域按期综合治理规划》《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等。
平台建设
吴季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筹建成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开辟了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
科研项目
科研奖励
学术交流
荣誉表彰
个人生活
吴季松的父亲是中国政治经济学者、《观察》周刊主要撰稿人吴恩裕。
人物评价
“吴季松在中国科技和产业领域做出了多项管理与政策贡献。”(《科技日报》评)
“吴季松对国际科技园区、全球知识经济发展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国际科技园区协会评)
“在学生们眼中,吴教授(吴季松)是位渊博、平易近人的师长;在业务上,他是一位有国际交流经验、事业心强的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评)
“吴季松在知识管理、循环经济、资源系统管理等领域业绩突出,成果卓著。”(时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陈昕评)
参考资料
吴季松:守护“地球之肾”.京报网.2024-04-22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季松.央广网教育.2024-04-22
黄金融铸渲染人寰千叶胡杨 国内外专家寄语文博会.央广网.2024-04-22
吴季松:从知识经济到循环经济.新浪财经.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