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失能

失能

失能(外文名:Disability)是指由于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身体或精神上的损伤,导致生活或社交能力的丧失。

失能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在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日常生活活动中,有1项或2项无法完成的定义为“轻度失能”;有3项或4项无法完成的定义为“中度失能”;有5项及以上无法完成的定义为“重度失能”。2023年,国家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将老年人能力分为能力完好、能力轻度受损(轻度失能)、能力中度受损(中度失能)、能力重度受损(重度失能)、能力完全丧失(完全失能)5个等级。

自2016年起,中国正式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截至2023年底,长护险试点已覆盖49个城市,惠及超过1.8亿人口。许多地方采取多种补贴办法鼓励养老机构集中收住失能老年人。普遍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将照护服务延伸到失能老年人家庭等。

定义

失能是指由于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身体或精神损伤,丧失生活或社交能力。有一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以及疾病,致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必须依赖他人照护,所以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称为失能老年人。

失能类型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在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日常生活活动中,有1项或2项日常自理生活能力丧失为“轻度失能”;有3项或4项日常自理生活能力丧失为“中度失能”;有5项及以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为“重度失能”。

2023年,《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对外发布,进食、穿脱衣物、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指标都被纳入其中,分为能力轻度受损(轻度失能)、能力中度受损(中度失能)、能力重度受损(重度失能)、能力完全丧失(完全失能)。

现状

2024年末,中原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超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中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失能、失智老年人数量持续攀升。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8亿人,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约为4400万人。

相关影响

失能的人不仅自身陷入养老困境,也给整个家庭带来负担。失能老人往往难以独自生活,需要长时间的人力、物力、耐心与陪伴,家人奔波照料、经济负担加重,与照护需求得到较好满足的老人相比,那些失能后照护不足的老人,其生存质量明显缺乏保障。而作为失能老年人的家庭成员,他们从生理到心理,从工作到生活,从时间精力到家庭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也会显著增加。

社会与政策保障

自2016年起,中国正式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作为一项广覆盖普惠型民生保险,经历多年的市场摸索发展实践后,为中国数百万失能居民提供了保险护理。2023年5月,启动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支持被保险人在失能时提前获得保险金给付,用于护理费支出。截至2023年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49个城市、1.8亿参保人,累计有236万人享受待遇。

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820.1万张机构养老床位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8.9%。许多地方采取多种补贴办法鼓励养老机构集中收住失能老年人。普遍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将照护服务延伸到失能老年人家庭。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设置家庭养老床位,由专业服务机构上门为居家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换药等“类机构”服务。

2024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次年1月,北京启动《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工作,此举旨在统筹推动养老服务立法工作,通过立法着力解决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的长期照护等养老服务领域难题。2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发布的《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具体指出,在重点满足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群体照护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普惠养老服务内容、供给范围,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家庭付费、社会参与等方式,实现连续性更强、惠及范围更广的服务供给。

参考资料

界首市妇幼保健院.失智失能症知多少.2025-03-07

《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新国标发布 新增“完全失能”等级.新浪财经.2025-03-07

惠及超1.8亿人口,“扩面”呼之欲出!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建议加快统一长护险制度|两会声音.华夏时报.2025-03-07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莫慌,政策送来“定心丸”→.微信.2025-03-07

积极应对老龄化,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有哪些重点.第一财经.2025-03-07

家有失能老人看护令人崩溃 调查失能老人照护难题.荔枝网.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