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森林,即近似于原始森林且可通过遥感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图上显示的森林概念,最初由国际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提出。完整的定义包括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过去30至50年间未受显著人为干扰,且森林线性尺度至少达10公里。

形成与特征

完整森林是在未经人类明显破坏的情况下,经过数百年的时间演化而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这种森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服务功能远超人工林和次生林。

分布与现状

藏东南完整森林

中国境内最大的完整森林位于藏东南地区,尤其是西藏墨脱县错那市隆子县一带,总面积约为11,459平方公里。这些地区的森林得益于充足的降水,能够分布在较高的海拔,最高可达4,500米。其中,林芝云杉和急尖长苞冷杉组成的“高原山地温带暗针叶林”尤为著名。据研究,此处的森林蓄积量是中国最高的之一。此外,该地区还栖息有多样化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多种珍稀动物和植物。

内蒙古大兴安岭完整森林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的一片原始林区,尽管历史上有过采伐,但在良好的恢复条件下,已重新成为完整森林。该地区总面积约94.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5.38%,计划逐步对外开放以促进旅游业。

阿尔泰山完整森林

阿尔泰共和国山的完整森林以新疆冷杉落叶松毛白杨为主要树种,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条件和地形形成了多样的景观,包括森林、草地、冻原冰川

生态价值

完整森林因其高度的生态价值而备受重视。然而,由于长期的人类采伐和开发,中国的完整森林资源已十分有限。

参考资料

完整森林.个人图书馆.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