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林(1928~2007)道教全真派道士。1928年1月4日生于东辽县泉太乡六马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俗名王长林,道号阴阳子。为千山五龙宫第二十四代传戒大律师,道名王全林,全真金山派。
人物介绍
王全林因受三坛大戒于傅宗天大律师,故以道名王诚林。
王全林童年家境贫寒,苦难重重。六岁时因母亲因病无钱医治去世,八岁时父亲被日本鬼子抓劳工折磨致死,他和妹妹相依为命。不久,妹妹又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只剩下王全林一人孤苦伶仃。为了求生存,给人家放过牛,打过零工,当过“半拉子”,整天起早贪黑,锄田刨。收紧了人间的苦楚,饱尝了人间冷暖和悲欢离合。真是“天广地阔,问乾坤何处容我?荆棘载途,豺狼当道,无路不险恶。此时樊篱,彼囚笼,人间本事大监牢。莫到人生如梦,只缘世事朦胧。上九天问津,下四海求索,惟有砧鼎。堆积千种恨,万般愁”
1942年,王全林在西安县福寿宫拜师习道。
1944年先后赴浙江杭州、江西省、四川省等地参访、习经、学习武功。
1951年回到沈阳太清宫。1952年来到无量观,先后任千山大佛寺互助组长、宗教合作社主任。
1957年参加中国道教协会第一次代表会,受到朱德委员长的接见。
1958年,王全林响应号召还俗,回乡参加劳动。
1979年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工作中,经省、市领导动员,重返千山无量观出家。王全林爱国爱教,爱山爱庙,自1979年起,他募化四方,同道友们一道艰苦创业,先后修缮五龙宫、鎏金庵、太和宫等庙宇,雕塑神像20余尊,修建石阶路数条,仅修五龙宫至仙人台石阶路就达5华里,1400级。
1984年受鞍山市道教协会委派主持五龙宫,先后担任沈阳市、鞍山市、辽源市、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
1991年又新建“五龙聚仙阁”和渡假村2处,以及老君殿、六十花子殿等。在恢复、扩建庙宇和修路的同时,王全林又先后建立了千山武术学校和千山艺术学校,为兴教育人做出了贡献。王全林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兼秘书长、鞍山市道教协会会长、千山五龙宫监院。同时他还当选辽宁省政协第八、九届常委、鞍山市政协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委。
2002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千山五龙宫传授三坛大戒被礼请为传戒大律师。
2005年当选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王全林方丈于2007年9月29日仙逝。
原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辽宁省政协常委、鞍山市道教协会会长、鞍山市政协常委、中国道教第24代大律师,全国道教大方丈,上全下林王老真人,崂山派第19代弟子,羽化前帮助许多诸山长老建立道教道场,受到大家一致钦佩。王老真人慈悲放天仙大戒,可谓桃李满天下!港澳台同胞道士纷至沓来到圣地千山五龙宫求戒!
王全林方丈祭文
维公元2007年9月26日,岁次丁亥年八月十六日卯时王全林方丈安详羽化。五龙宫全体道众谨以诚挚之心情致祭于王全林方丈即道教协会副会长、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辽宁省政协常委、鞍山市道教协会会长、鞍山市政协常委、中国道教第24代大律师之在天之灵日:
昔师童年苦,十三入道堂。少小担道义,便访名师祖。
为弘道教义,苦练其筋骨。悟道生慧智,胸怀大道观。
参得玄妙机,济世与疾苦。青年逢蹉,失意不失志。
中年蒙党恩,改革降大任。建庙百道场,云鞋踏险途。
赢得天下士,仁心待道徒。慈悲以度人,善事不胜数。
行处留佳话,芳名流千古。铁肩担大义,肝胆照春秋。
弘道几十载,全心只为公。道教有丛林,千山有全林。
弟子遍天下,信众万万千。常怀爱国志,爱党胜母亲。
谆谆勤教导,现今成古训。缅怀恩师德,难别师容尊。
大道与自然,天地浩气存。道生有傲骨,仙师为楷模。
恩师驭鸿鹄,千山现灵瑞。祥光耀天地,大道有神知。
道法千古事,承前启后人。祈与国兴旺,年丰月岁。
以写哀诚,呜呼哀哉,尚。
参考资料
五龙宫第24代传戒大律师王全林方丈.道教之音.201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