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其中大量的农村已婚男性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现象随之开始出现。然而,学术界仅在最近两年才开始关注留守妇女问题,但仅有的研究也只限于描述某一地区留守妇女某些方面的生活特征,缺乏对留守妇女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历时一年半的时间,以大量的定量统计数据和丰富详实的定性资料,从家庭经济、家庭生产、家庭关系、社会网络、心理感受、闲暇娱乐和自我发展等多个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留守妇女的生活世界,同时对留守妇女群体进行了多元性分析,并从多种角色的视角审视了留守妇女现象,希望籍此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妇女问题的关注和关心
作者简介
叶敬忠,瓦格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干预社会学、发展理论、发展规划与社会问题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主要著作有: 《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 《关注留守儿童》 《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 《参与式发展规划》 《发展项目教程》 《参与?组织?发展》 《农村发展研究(上、下)》 《国际发展项目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与创新》 《社区发展中的儿童参与》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Enlightenment - Farmer Initiatives in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吴惠芳,社会学硕士,2004-2005年在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研究生班学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教学、发展实践和科研工作。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农村发展干预与社会变迁、发展规划与发展管理、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农村制度创新与农民利益研究》等。教学方面,为本科生讲授社会心理学和发展社会学课程,参与编写教材《性别与发展教程》、《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
目录信息
导言001
第一部分研究介绍
1研究设计021
2文献综述045
第二部分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的
现状与所受影响3留守妇女的人口学特征061
4留守妇女家庭的经济、生产与决策076
5留守妇女的夫妻关系102
6留守妇女的家庭关系与社会网络121
7留守妇女的心理感受142
8留守妇女的闲暇娱乐与自我发展164
第三部分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与社会支持
9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175
10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210
第四部分留守妇女群体的多元性
11不同地区留守妇女的差异223
12不同年龄段留守妇女的差异236
13不同文化程度留守妇女的差异246
14不同留守年限留守妇女的差异250
15有无外出务工经历留守妇女的差异254
16丈夫不同务工情况留守妇女的差异259
17不同分家及居住状况留守妇女的差异272
第五部分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妇女
18外出务工丈夫视角的留守妇女283
19留守儿童视角的留守妇女302
20留守老人视角的留守妇女311
21非留守妇女视角的留守妇女319
22其他角色视角的留守妇女326
第六部分专题讨论
23全球化技术与留守妇女337
24礼物:在留守妇女和丈夫之间346
25留守妇女与宗教信仰353
26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361
27哺乳期留守妇女370
28跨地区婚姻中的留守妇女377
29“破烂王”的留守妻子383
30留守妇女的互助与合作390
31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围城心理”400
32农村三大留守群体相依为命408
附录417
参考文献453
参考资料
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中国科学院.20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