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专题研究是指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旨在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意义
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其作用和意义。他们可能因繁忙的教学工作而无暇顾及,或将之视为专职教研人员的任务,甚至怀疑普通教师的能力。此外,还有人担心研究会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或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却难以获得认可。因此,理解教学专题研究的意义至关重要。如果不进行此类研究,仅依赖教学经验,教学质量可能会停滞不前。但如果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遵循科学方法探究教育对象和教学规律,则有望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并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表明,教师积极参与教学专题研究并加以总结,可以取得丰富的成果。例如,通过设计和制作新型物理教具,如“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演示器”,不仅可以改善物理实验教学,还可以将相关成果分享给同行,获得好评。
研究选题
选择合适的教学研究课题对于成功开展教学专题研究至关重要。建议教师立足于中学教学的实际需求,结合所教授学科的特点,聚焦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方法有助于快速产生研究成果,提高研究效率。在物理教学领域,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如如何应对物理课程难度较大、女性学生成绩偏低、成绩两级分化等问题。在选定研究课题时,应注意查阅现有文献,避免重复研究。例如,全面评估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就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育理论关系
教学专题研究是以教育理论为基础,探索教学规律的实践活动。脱离教育理论的研究往往缺乏普适性。尽管中学教师通常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但这并不足以支持教学专题研究。教师还需要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和评价技术,以及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教育理论,才能确保研究质量和成果的有效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教师应拓宽知识面,尤其是学习新兴学科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以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有利于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国际化交流。
研究论文
在教学专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以便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应认真撰写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这不仅是推广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关键环节。遗憾的是,有些教师虽然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但却未能积极撰写论文,导致研究成果无法及时推广。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论文完成后,应及时寻求校内外专家的评审和鉴定,并尝试在专业会议上交流或向期刊投稿。及时总结、鉴定和交流研究成果非常重要,以免因为时效性原因丧失其价值。
参考资料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获外研社暑期外语教学专题研究“善思奖”.今日头条.2024-11-03
设计学院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本科教学质量工作.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2024-11-03
阳泉师专开展版画藏书票教学实践模式专题研究.阳泉新闻网.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