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笔(拉丁学名:Phallus rugulosus Fisch),鬼笔科植物细皱鬼笔的子实体,是一种真菌,与竹荪、天然野生灵芝一样,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以食用,在中医中有治疗恶疮的功效。菌蕾球形,径4-6cm。白色,成熟后表面有裂纹。
概述
基本解释
[phallaceae]生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真菌。该目有6科。其中有的可食如竹、白鬼笔等。红鬼笔可药用。有的地方叫“狗尿苔”,幼嫩时的菌蕾即菌蛋,可以直接食用。成熟后菌盖表面产孢体呈粘液状具腥味,大多数人认为有毒或怀疑有毒。可药用。
有些地区称其为“长虫蛋”,也就是蛇蛋,据说能长出小蛇,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引证解释
菌之一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土菌》﹝附录﹞引陈藏器曰:“鬼笔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名朝生暮落花。”
基本含义
[出处]《本草拾遗》。
【异名】朝生暮落花、狗溺台(《本草拾遗》)。
【基原】
为鬼笔科植物细皱鬼笔Phallus rugulosusFisch.的子实体,是一种真菌,与竹荪、天然野生灵芝一样,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以食用。
【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竹林或混交林地、路边或田野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地区、西南及辽宁省、陕西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形态】
细皱鬼笔子实体发生之初,为卵圆形,长径约2厘米,白色柔软,有弹力,内部发达时,则外皮破裂,抽出条柄,高10~15厘米。
全体极软,头部的菌盖呈钟状,朱红色,有细微的皱纹,表面有粘液,发恶臭;柄的上部淡红色,下半部白色。
生于竹林等阴湿地处。
【功用主治】
①《本草拾遗》:主恶疮、、匿、、、蚁瘘等,并日干,末,和油涂之。
②《纲目》:研末,敷下疮。
【繁殖】主要靠弹射孢子繁殖。
【食物】动植物腐殖质,例如腐烂的树根。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