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必诚,1936年生于宁海县,是一位学者和博士生导师。他于1953年毕业于宁海中学,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留校从事美学文艺学和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78年起,他担任讲师,1982年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成为教授。此外,他还是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曾担任中文系副主任,并在2001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
人物经历
1953年毕业于宁海中学,
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在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从事美学文艺学和《红楼梦》等中国古代小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78年任讲师,
1982年任副教授,
1985年任教授。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5年至1988年任中文系副主任。
社会任职
兼任全国马列文论学会副会长,全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全国小说学学会理事,曾任上海市《红楼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美学、文艺学以及《红楼梦》等古代小说的教学和研究。曾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组织的《红楼梦》校注工作。
论文著作
著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马恩部分)》,有关《红楼梦》的著作有《论石头记庚辰本》,论文《〈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关于石头记己卯本和己卯本的影印》、《论《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审美:属性、尺度、关系、规律》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报》、《红楼梦研究集刊》、《红楼梦学刊》》、《文艺研究》等权威杂志和专业核心期刊发表。
获奖情况
论文多次获上海市社科成果奖。1992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199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2001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