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韦岗战斗

韦岗战斗

韦岗战斗发生于1938年6月16日凌晨,是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抗战的第一战。韦岗地处镇江市之西,与句容市交界,群山峻岭,地形险要,两座百米高的连绵山岗横卧南北,镇江至句容的一条狭长的公路从两山之间穿过,是伏击敌人的好地方。

基本简介

战斗起因

’”如何才能取得失去抗战信心的群众的信任?“胜仗,只有打胜仗,才能鼓起民众早已失去的信心。”陈茂辉记得,粟裕在同他这些身边人员交换意见后,决心打一仗,挫挫日军的锐气。韦岗伏击——打响新四军抗战第一枪“粟司令对我们说,‘我们挺进江南,第一仗十分重要,一定要打个胜仗’。”张秀回忆。司令部侦察得知,日军当时正调兵遣将,向武汉进攻。从南京至镇江市的公路上,日军的车队来往频繁。“而这一带是丘陵地带,小山多,适合打伏击战。”陈茂辉说,“经过反复研究,粟司令决定在韦岗伏击日军的一个车队。

战斗准备

粟裕对前二次侦察的结果都不是很满意,身材矮小症邹志成,自告奋勇,化妆成一名放学回家的中学生,来到敌人汽车必经的路上,摸清了情况。“战斗的头天晚上,我和其它的一些指战员都很紧张,当然,也有点兴奋。”邹志成和一些战士都跑到粟裕和政治部主任钟期光那里,这个问“打汽车先打哪里呀”、那个问“我们不会讲日本话,向鬼子喊话怎么喊”。1938年6月17日。“天亮之前,粟司令就带领我们100多人悄悄进入了伏击地点。”当时,连续下了好几天大雨,陈茂辉行走在泥泞不堪的山间小道上,摔了好几跤。早上9点多钟,从镇江市方向果然开来日军的5辆汽车,为首的还是一辆轿车。

战斗经过

1938年6月16日凌晨,粟裕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部署韦岗伏击战斗,会后立即冒雨挥师东进。虽然长时间在狂风暴雨中急行军和战斗,部队已十分疲劳,病员大增,但指战员们仍然勇敢坚决地前进着。为了保证行动迅速,粟裕副司令员果断决定,从各连抽调出6个步兵班、1个驳壳枪班、1个轻机枪班组成伏击部队,向韦岗进发。17日凌晨,伏击部队到达赣船山附近,陆续进入伏击阵地。指战员们精神振奋,迎接激战的到来。

18时20分,日军一辆军车从镇江市方向开来,刚进入我火力网,粟裕副司令指挥轻机枪班立即开火,子弹击穿车汽缸,六七分钟后,敌军官轿车驶来,粟副司令一声令下:“开火”,我4个班以轻机枪和手榴弹的猛烈火力把轿车打得周身冒火,冲到一个土埂上,又退回来,翻倒在路旁水沟里。敌驾驶员和少校土井被击毙,大尉梅泽武四郎慌忙钻进车底。5分钟后,另3辆敌车陆续开来,同样遭到猛烈的火力伏击,一颗手榴弹在敌车上爆炸,一串串机关枪子弹扫向敌群,不可一世的“皇军”被打得鬼哭狼嚎,有的跳入水沟,有的窜入草丛,有的钻进车底,仓皇应战,拼死顽抗。粟副司令扬臂一挥,身先士卒,飞步下山,率领战士与敌人进行血战。指战员们个个如猛虎下山,直插敌群,仇恨的刺刀捅倒了一个个疯狂的日军,一时间,风雨声,嘶杀声震荡在山谷,仅半个小时,战斗胜利结束,击毙日军少校上井、大尉梅泽武四郎以下敌军30余名,击毁敌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20余支,日军旗一面,日元7000余元,以及车中所载的军需物品。新四军伤亡5人,其中牺牲一人。

战斗结束后,粟副司令不顾极度疲劳,率部队立即转移,当晚赶到白免镇宿营。前来报复的日军只好空手而回,日机无目标地狂轰滥炸一番。

战后评价

韦岗战斗是新四军进入苏南后的第一仗,它的胜利击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不仅打击了敌人的横行,而且振奋了广大人民的抗战情绪,提高了胜利的信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