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翕
曹,男,魏晋间官吏,医学家。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东平灵王曹微之子。正始三年(242年)曹微卒,翕继嗣。入晋,封丘公。曾撰《解寒食散方》、《黄帝明堂偃侧人图》,均佚。擅长针法,著有《曹氏灸经》和《曹氏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均佚。《曹氏灸经》是继先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的又一灸法专著。它较《足臂十一脉灸经》等书所载灸法孔穴多,并具体记载了灸法禁忌与禁灸的原因。显示了秦汉三国以来灸法的进步,促进了灸法的发展。它的部分佚文保存在晋陈延之《小品方》、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及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等书籍中。另撰《解寒食散方》,也已佚。
史书记载
翕入晋,封廪丘公。魏宗室之中,名次城公。至泰始二年,翕遣世子琨奉表来朝。诏曰:“翕秉德履道,魏宗之良。今琨远至,其假世子印绶,加骑都尉,赐服一具,钱十万,随才叙用。”翕撰解寒食散方,与皇甫谧所撰并行於世。
曹翕的主要著作:
一、《解寒食散方》
《三国志·东平王徽传》裴松之注曰:”翕撰《解寒食散方》与皇甫谧所撰,并行于世。” 《隋志》: “梁
有《皇甫谧曹翕论寒食散方》二卷,亡。”
二、《廪丘公论》
《隋志》载:《廪丘公论》一卷,不著撰者,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认为Τ:“曹翕入晋改封虞丘公,此即曹翁所论之一卷也。”
三、《黄帝明堂偃侧人图》
《隋志》:十二卷, 不著撰人:《旧唐志》作《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 不著撰人;《 新唐志》作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题曹氏撰。据当代学者考证,此曹氏即曹翕。
四、《曹氏灸方》、《曹氏灸经》
《曹氏灸方》七卷。《隋志》引《七录》 云亡,《曹氏灸经》一卷见《隋志》,沈葆桢《重修安徽通志》作《曹氏刺灸经》一卷。此两书今人多以为也是曹翕撰,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认为《曹氏灸经》一卷即《曹氏灸方》七卷散佚后之仅存者,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