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叶榕
心叶榕(学名:Ficus rumphii)是桑科榕属的乔木植物。
形态特征
心叶榕是一种乔木,高约15米,通常附生,树皮灰色,干后有绉槽。叶近革质,心形至卵状心形,长6-13厘米,最宽6-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至宽楔形,两面无毛,基生叶脉五出,外侧2脉短而细,侧脉5-6对;叶柄长6-8厘米,无毛;托叶卵状披针形,长1.2-2.5厘米,脱落后遗留明显托叶痕。雌雄同株,榕果无总梗,成对腋生或簇生于已落榛十枝叶腋,球形,直径10-15毫米,幼时被黑色斑点,成熟时紫黑色,顶生苞片微呈脐状,基生苞片3,圆形,小;雄花极少数,散生于榕果内壁,花被片3,匙形,雄蕊1枚;花及中性花花被片3,披针形;雄花花被与瘿花相似,子房卵圆形,光滑。瘦果薄被瘤体和粘液,花柱长,柱头棒状。
栖息环境
心叶榕生长于海拔65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路边,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生活习性
它是一种阳性植物,喜高温多湿气候。
分布范围
原产自云南省西部,现分布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
用途
心叶榕在观赏价值方面,树姿美观,叶片绮丽,且可作为园景树或庭荫树。此外,它还是紫胶虫的宿主树。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