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鸽座μ

天鸽座μ

天鸽座μ星,指屎星,位于天鸽座。在中国星官中属参宿,代表星官厕里的粪便。

屎星 的光谱型属O型,为一蓝矮星视星等为5.15等,是少数能以肉眼观看的O型恒星,距离太阳系达1,300光年。位置在赤经05h 45m 59.9s,赤纬32°18′23″。绝对星等为-2.84等。屎星自转周期仅1.5天,与同型恒星的转速相当。

正文

这是著名的三颗速逃星之一,它在银河系中以60英里/秒(100千米/秒)的速度移动,这种恒星看上去好像是数百万年前被猎户座星云的一次突然爆发,很可能是超新星爆发发射出去的。另外两颗相同类型的恒星是白羊座53御夫座AE。似乎是它照亮了弥漫星云IC405。

地球531光年的天鸽座μ星是此次发现的重点。该恒星系统白矮星会从红矮星那里积吸含氢的物质。此过程会释放重力能,然后,重力能转化为热能,导致此系统每几周或几个月发亮一回。

宇宙中大多数恒星具有一个或更多的伴星。这些双星系统因相互吸引而聚在一起,彼此围绕着对方旋转。像天鸽座μ星这样的矮新星属于典型的爆发变星的双星系统,其中一个恒星是白矮星——恒星生命最后阶段的尸体,另天鸽座一个为红矮星——小而冷的恒星。天文学家将爆发变星分成两类,小型爆发的叫矮新星,爆发剧烈的叫经典新星。后者爆发时比前者亮一万到一百万倍。长期以来,观测者发现了该系统大约每3周就会出现小规模爆发,导致一些物质撞向矮新星表面。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GμLEX上的紫外望远镜发现的证据表明,一些双星系统可以在剧烈爆炸之后,仍然持续闪耀着小型爆发的光芒。来自银河系演变探测器(GμLEX)的图片证实,4年前发现的气体壳就是天鸽座μ星双星系统大爆炸后留下的残余物。这一发现支持了一个20年来的理论:双星系统最终将经历两种类型的爆发,而不仅仅是一种方式。该结果发表在3月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根据理论,天鸽座μ星中的矮新星最终将通过氢积吸盘积累足够的物质和压力,从而激发巨大的"氢能弹",导致经典新星爆发。在2003年GμLEX开始对天鸽座μ星进行观测之前,没有任何确定的证据表明该双星系统经历了两种类型的爆发。此星在公元15000年成为南极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