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消费》是2003年2月1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安格斯·迪顿。该书主要介绍了经济学家在90年代初对消费的理解。

基本信息

胡景北 等译

版 次:1

页 数:327

字 数:228

印刷时间:2003-2-1

开 本: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I S B N:9787810498401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经济学家理解居民储蓄和消费型式的努力,经经济学科带来了若干最可称道的科学成果。50多年来,经济学有做了大量实证和理论工作;而且,与其他经济学分支不同,在消费研究中,实证和理论工作从来没有长期分离过。对居民行为感兴趣的微观经济学家和始终把总消费行为视为解释总量波动的中心因素的宏观经济学家,都被消费问题所吸引。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的消费研究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 以及90年代初。它介绍了经济学家在90年代初对消费的理解。上世纪70年代发生了对消费理论研究影响深远的两件事情。它们是著名的卢卡斯的理性预期批判和斯坦利·霍尔的随机游走模型。它们决定了上世纪最后20年消费理论研究的方向。这就是对预期和不确定的重视,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对特定时期而非整个生命周期或持久收入时期的消费约束条件的探讨。所有这些研究几乎都明确以微观个体的理性决策为前提,以生命周期内特定时期的约束为条件,以建模的高度技术性和对高频数据和收集整理数据的技术性和对高频数据的使用为特点。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简单的跨时选择模型和生命周期

跨时偏好

跨时选择

论个体行为的加总

第二章 消费、增长和利息

储蓄和增长

储蓄和利息率

第三章 消费和持久收入

持久收入假说的数学表述

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消费和持久收入:初步总结

第四章 消费的易变性

度量收入和持久收入

太平滑的消费

高级信息、平滑性和敏感性

消费的易变性:小结

第五章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持久收入假说和微观数据

跨时选择的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

居民间消费的相互影响

微观和宏观证据的协助调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总结

第六章 新方向:超越持久收入假说

预防性储蓄

流动性约束

预防性储蓄与流动性约束

第七章 理解消费

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