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语林》是清代吴肃公所著的笔记作品,共十四卷,按照《何氏语林》的旧制列出三十八门,比《世说新语》多了《言志》和《博识》两门。全书收录了九百余条名臣巨儒的言行举止,记载了明代杰出人物如于谦、况钟、杨廷和、海瑞、顾宪成、周顺昌、左懋第等的高风亮节,涉及人物六百人以上,寓意深远。虽然有些条目直接从《何氏语林》移录而来,有时带有神话色彩,例如《术解》中记载张三丰“或时辟谷,数月不饥。”。现存的版本有《碧琳琅馆丛书》本和中华民国的《芋园丛书》本。
四库提要
《明语林》是清代吴肃公编撰。肃公有《读礼问》,已著录。是书凡三十七类,皆用《世说新语》旧目。其德行、言语、方正、雅量、识鉴、容止、俳调七类,又各有补遗数条,体格亦摹《世说》,然分类多涉混淆。若夙慧类载杨东里母改适罗理,东里从往,时方六岁,尝私磨砖土如主式,祀其三世,罗为之感泣。此至行也,与德行类所载刘瑾六岁时事正相类。然刘入德行,而杨入夙慧,事同例异,莫知所从。所载亦多挂漏。
古籍简介
《明语林》·十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清光绪刻 宣统印 碧琳琅馆丛书本
版本流传
《明语林》的现存版本主要有《碧琳琅馆丛书》本和中华民国的《芋园丛书》本。这两个版本为学者研究《明语林》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碧琳琅馆丛书》本是清光绪刻本,宣统印,而《芋园丛书》本则是民国时期的版本,两者都是根据清代吴肃公的原著进行整理和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