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狗
熊狗,始新世晚期从中国﹑蒙古迁徙到美洲的一种掠食性动物。体型略小,长得非常像狗;不过骨韧发达,又看起来颇似是强健的熊。它们是肉食性犬科支系的独特成员,其中同时包括狗与熊。此时居住在先达哥地区的种类较小,外形如狼,而且可能是以数量丰富的啮齿类与兔类动物为食。
概述
物种名称 _
熊狗
拉丁文名 _
amphicyonid
英文发音 _
am-fee-sy-on-id
食物 : 肉食性
形态特征
头部:宽,平平的头顶,额段小。
耳:小且厚,两耳间距宽。
眼:杏核小眼,通常为黑色。紫色的口和舌
身体:肌肉发达,身体匀称,胸部厚实,背短且直。
被毛:密集毛站立,浓密。毛色为黑,蓝,奶油,白,红,淡黄褐色。大腿后侧及尾巴下侧的毛较淡。
四肢:前趾长,骨骼结实。后肢直且肌肉发达。
足部:相当小,呈圆形,似猫足。
尾:尾根高,朝背上弯曲。
身高:雄:48~56厘米 雌:46~51厘米。
其它
食物 : 肉食性
生存年代 _
四千万到九百万年前
生存地点 _
欧亚大陆,北美
物种种类 _
哺乳类
名称含义 _
介于熊与狗之间
补充
欧亚大陆与北美时可发现熊狗,可以找到它们保存良好的化石、洞穴与脚印。熊狗从小如狗到大如熊都有。但事实上,它们不是熊也不是狗,而是一种和两者都有关系的族群。其中较大品种的化石脚印显示,它们走路的样子非常像现代的熊,会把它们的脚平放在地上。它们也住在地底洞窟,而且或许可以借着藏身洞中来捕获速度比它们快的猎物。
熊猫
据了解,犬熊可能是大熊猫的祖先。
简介
广东熊狗:又名松毛犬,松熊犬,蓑衣犬,狮毛犬。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犬种。原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用途广泛,有狩猎、拖曳、护卫等作用。由于战乱的原因随汉族先民迁移我国南方,现主要分布于岭南的珠三角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村。早年也见江西省,福建省等地;现已此两地已经基本绝迹。
小时候外形像熊,长大后脖子与头部毛发茂盛较其他部位蓬松,有狮子般的威严和霸气,所以又叫松狮犬。为中型犬,肌肉发达,骨骼粗重,身体紧凑,腰短,宽而深,尾根高,紧贴背部,四肢直、强壮、稳固。肩尖顶略靠拢,肩脊与水平线成55度角,与上臂成110度角。成年犬的平均身高(肩高)为:38至50厘米。跗关节和关节在髋关节正下方。中等体形,肌肉发达,骨骼粗重,颈部强壮。背线:直,强壮。从肩到尾根水平;正是这种构造造就了这个品种所特有的简短、踩高跷似的步态。头部大,颅骨宽而平,高傲地抬起,有环状领毛修饰。口吻部宽、深。机警和敏捷。分短毛或直立的长毛。南方的因气候地理原因一般是单层批毛,而北方为双层被毛,是集美丽、威严、自然于一身的奇妙结合。
有着奇特的蓝色舌头,或蓝黑斑花色。毛色多样,红,黑,白,奶白。棕、浅肉桂,浅黄等。总体正方形,腰部短而紧凑,从前胸到臀部顶端的距离等于肩部最高点的高度。踩高跷似的步态是他独有的特征。
外形憨厚,性格独立。天生的贵族气使该犬有种冷漠的感觉。熊狗天生对陌生人较不热情,保持警觉,对主人亲热。
18世纪初中国开始与欧美国家通商,由洋人带往海外并繁育出现在的美系肉嘴松狮犬。所以熊狗可以是松狮的祖先。
熊狗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很广,被广泛认为是黑舌头的中华犬。更有人把它视为松狮“串”,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178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员从广东带走的“广东黑舌头”就是今天所有松狮的祖先。只要大家登陆AKC网站查阅松狮的起源就不难看出,松狮俱乐部登记的第一条松狮犬“塔克雅”于1890年在西敏峙荣获混杂品种第3名,就和我们今天的熊狗一个样。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今天的松狮与熊狗的差别这么大?没错,今天的松狮犬毛发更长,嘴更方正、整体更漂亮。那是一百多年来英国、美国的育种学家不断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就像大家把现代人与类人猿进行比较发现差别太大,谁都不相信那是我们的祖先。所以熊狗就是松狮的原始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