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兵,男,1975年生,湖北公安人。博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2017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资助名单。
人物简介
1997年7月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同年9月作为硕士研究生进入同济大学,1999年4月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6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访问研究,2011年7月及2012年9月应邀分别赴中国台湾科技大学和丹麦Aalborg大学讲学。2006年6月-2007年6月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访问学者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Southern 加利福尼亚州)从事访问研究,同时受邀访问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和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并做学术报告。
研究方向
为结构工程、随机动力学与控制及结构可靠度理论,特别致力于发展随机动力系统响应分析与控制的密度演化理论。地震工程,混凝土结构。
学术成就
出版中文专著一部(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文库,2007)、合作出版英文专著一部(Stochastic Dynamics of Structures,John Wiley\u0026Sons,2009)、共同主编论文专集4本,作为Guest Editor共同负责主编国际学术期刊专辑(Special Issue)两次,多次受邀在重要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其中国内外核心刊物论文70余篇,被SCI收录28篇、EI收录40余篇)。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ICASP11(瑞士苏黎世)、IALCCE2010(中国台湾)、IALCCE2012(奥地利维也纳)、ISRERM2012(日本横滨)和APSSRA2012(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重要系列国际学术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或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2011-2020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建筑、环境与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组成员。
作为骨干成员曾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获2004年度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5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3完成人)等多项奖励。2006年入选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基于密度演化理论的非线性结构动力可靠度及其形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2015。
主持项目“基于密度演化理论的非线性结构系统随机最优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2011。
主持项目“非线性随机结构分析的密度演化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05-2007。
主持项目“海上风力发电高塔可靠性设计与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2008-2010。
参考资料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师资队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20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