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歙砚》是由柯崇与嵩龄合著,为故宫博物院编纂的一部书籍。歙县的歙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柯崇拥有超过二十年的歙砚制作和砚石研究经验。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为其题词“砚之冠”,表示对其高度认可。本书由故宫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解说类著作,共分五章,包括歙砚纵观、歙石产地及特征、歙砚天然纹饰的类别、中国歙砚以及歙砚的收藏等内容。对于制砚、鉴砚、藏砚以及砚文化的研习者而言,这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柯崇,1970年生于歙县大谷运,自幼喜爱绘画,1983年开始与程明铭先生结识,共同研究砚石和砚文化,并长期交流切磋砚艺,使得他的砚艺得到了显著提高。程明铭先生在其多部砚石专著中提到了柯崇及其砚雕艺术。
图书序言
近年来,歙砚的收藏市场异常火热,优质工匠和原材料的价格急剧上涨。歙砚之所以能重新焕发光彩,甚至有望超越端砚,得益于理论研究、市场推广和雕刻技艺的全面发展。歙砚研究专家程明铭和柯崇这对师徒在歙砚的地质、历史、制作工艺、鉴赏等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砚台作为文人必备的大宗商品,不仅是实用工具,还是体现个人品味的“雅玩”。历史上有许多热爱砚台的学者,不仅留下了大量的相关诗歌文章,还出现了许多砚谱和砚史的研究专著。在中国历代帝王和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下,形成了独特的砚文化。歙砚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已有实物证明汉代就开始使用歙石制砚。然而,由于战争频繁和技术落后,民国时期的砚石开采几乎停滞。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开采技术有所改善,但由于社会经济不发达,加之歙砚制作理念未能及时调整,导致产量下降。在实用性减弱、观赏性增强的趋势下,发掘历史文化,提升制作工艺,成为歙砚复兴的关键。柯崇在这场变革中既经历了痛苦又享受了幸运。他在程明铭先生的指导下,二十多年来,从地质、矿床、新品种考察到砚式制作、发墨机制等多个方面,对歙砚进行了系统的学术研究。相信他的新作将进一步丰富歙砚的文化内涵,并为歙砚矿源的合理开发和歙砚艺术的当代实践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