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
天宁寺凌霄塔,在石家庄市正定隆兴寺之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大众街原天宁寺内,始建于唐成通年间(860~874),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为宋、金时建筑。该塔为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通高41米,平面呈八角形,矗立在八角形台基上,塔身一至四层为宋代在修定寺塔残址上重建,全砖结构,其各层则为金朝重建,砖木结构。凌霄塔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棂窗,四层至九层,半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
建设背景
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和凌霄塔同时建于李漼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
建筑特色
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修定寺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朝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
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用放射状八根梁柱与外部相连。这样的结构国内现存仅此一例,极其可贵。该塔结构既不同于一般木塔,也有别于一般砖木结构塔。
历史沿革
凌霄塔在千余年的沧桑巨变中屡遭毁损,1866年3月22日地震时将铁质空心枣状塔刹震毁,此后,又因风吹雨打,塔身的八、九层也相继塌。为保护这座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人民政府组织力量进行了全面勘察,并在力求保持原貌的前提下,于1981年落架重修。
1982年2月,在勘察过程中于塔基下发现地宫。经清理,出土一批颇有价值的文物。据两方石函铭文记载,该塔原名慧光斜塔,始建于唐朝约公元762—799年间,至宋庆历五年(1045年)大修,金皇统五年(l145年)重修。该塔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作品
观天宁寺凌霄塔
凌霄塔,原名灵霄塔,位于正定原天宁寺内,今寺不存,仅余孤塔。始建于唐,宋时重修,金则再修。其高四十余米,八角九层,砖木之构,亦称木塔,其基亦八角之形,内有通天木柱,直达其顶。望之,其体粗壮,形如楼阁,巍峨高耸,直入云霄,故名之凌霄也。戊戌六月十二,余往观之,慨之久矣,归赋。
远观高塔峙重霄
近望危楼抵鹊桥,
八角九层砖木在
一朝二代雨风消。
有情飞鸟檐边咏,
无语流云瓦上飘。
千载悠悠人已没,
依稀钟鼓过榆梢。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1-06
第1316回:广惠天宁寺凌霄塔,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搜狐网.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