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锹甲
彩虹锹甲(Phalacrognathus muelleri),属于鞘翅目锹甲科,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及新几亚岛。
彩虹锹甲身长约32mm,通体散发着柔和的金属光泽,因其绚丽的体色和奇特的外形而成为著名观赏昆虫及宠物,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人工饲养。
彩虹锹甲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维持有益的腐栖甲虫,其成虫食液、访花食蜜,幼虫腐食,栖息于树桩及其根部,能帮助分解朽木和腐植质,占据重要的生态位,具有开发生物防治的前景。
形态特征
成虫
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当地特有的彩虹锹甲,身长约32mm,通体散发着柔和的金属光泽,雄性彩虹锹甲的前腿上有刀刃状的突起,这些突起能切断草茎,它们就靠舔食草茎流出的汁液为食。锹甲幼虫主要以朽木为食,成虫以花蜜或树汁为食,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中占据独特的生态位。在成虫阶段的雌雄鉴定主要是通过上颚发育的大小来区分,雄成虫的上颚较雌成虫显著发达。
幼虫
彩虹锹甲幼虫的雌雄发育在成熟幼虫阶段可以通过头宽和体重来区分。雌幼虫的头部宽度小于雄幼虫雌幼虫头部宽度约7–9mm,雄幼虫可达11–12mm;雌幼虫的重量也比雄幼虫轻。雌幼虫重8–12g,雄幼虫重14–22g。
分布栖息
分布
彩虹锹甲,大多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
栖息
彩虹锹甲对栖息地的要求十分严格,大多栖息于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发育阶段即卵、幼虫的生长和成虫的求偶、繁殖都离不开森林。它们对气候的变迁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在森林生态系统循环中起着关键的指示作用,并与真菌一起促进木材的分解和矿化,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特定动态平衡,也可以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示生物。野外外环境下,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耐冷也耐热。现在,彩虹锹甲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人工繁育体系。
生活习性
环境
彩虹锹甲对栖息地要求非常严格,对气候的变迁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野外外环境下,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耐冷也耐热。
食物
彩虹锹甲的美国白灯蛾栖身在朽木或者腐殖质中,通过肠道微生物分解来自饮食环境中的物质来获得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成虫则以树汁、花蜜或腐烂的果实作为食物。幼虫食性的特殊性,其肠道微生物能高效转化利用腐烂木屑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成分,在降解这些生物质能源的过程中发挥着广泛的优势。
生长繁殖
人工养殖
彩虹锹甲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人工繁育体系,饲养温度控制在 18 - 22℃,保持室内通风。幼虫通过发酵的朽木食料来饲养,成虫食用甲虫果冻饲养来进行繁衍。养殖过程中不仅要多注意进食情况,为它们补换、更替饲饵外,还要适时把水分混入朽木里,使其处于潮湿状态。
野外繁殖
彩虹锹甲幼虫期和成虫期因不同食物种类而引起肠道功能真菌类型产生差异,帮助彩虹锹甲在不同发育阶段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营养物质,为其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能量,保证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野外环境下,不同发育阶段即卵、幼虫的生长和成虫的求偶、繁殖都离不开森林。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耐冷也耐热。彩虹锹甲的幼虫栖身在朽木或者腐殖质中。
生长周期
彩虹锹甲属于完全变态类昆虫,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整个生命阶段的寿命是一年到一年半。幼虫时期:一龄~二龄:约20天~40天,二龄~三龄:约20~40天,三龄~羽化:约3个月~10个月。彩虹锹甲幼虫的雌雄发育到三龄阶段可通过头幅和体重来鉴别,雌虫的头幅比雄虫的小,雌虫的头幅宽度大约在7~9mm,而雄虫的可达11~12mm;体重上,雌虫也比雄虫轻,雌虫的体重大多在8~12g,雄虫的体重达到14~22g。
主要价值
观赏宠物
彩虹锹甲因绚丽的体色和奇特的外形而成为观赏昆虫及宠物,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人工饲养。
环境保护
彩虹锹甲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维持有益的腐栖甲虫,焚烧的废弃作物秸秆和排放的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浪费资源,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木质素,半纤维素,因此对其降解利用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验研究
彩虹锹甲幼虫多以木屑为食物,真菌与木质素降解间关系密切,从而推测锹甲肠道内真菌群落对食物消化和养分吸收起到主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以及将肠道真菌群落作为工具,应用于生物质废弃物的降解、回收和循环利用等。选取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新生幼虫、成熟幼虫、成虫)和不同性别(雌虫和雄虫)的彩虹锹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肠道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并探讨其在彩虹锹甲生长发育中的潜在作用。
引入风险
随着甲虫热的兴起,许多个体较大,外形亮丽的甲虫,比如彩虹锹甲,被作为宠物大肆繁殖、交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活动物(犬、猫除外)包括所有的昆虫纲均禁止携带、邮寄进境。未经检疫的活体昆虫本身可能携带不明生物和有害病菌,存在重大检疫风险,且多数昆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一旦进入中国,极有可能造成外来生物入侵。携带昆虫进入中国,将会对中国生态安全带来重大风险,切勿携带活体昆虫及标本入境,以免对个人和国家造成损失。
相关事件
一澳门籍旅客欲携带一批活体昆虫欲入境拱北口岸被截获,因为该旅客未办理相关检疫审批手续,检验检疫人员依法对该批物品予以截留,并送该局技术中心实验室作进一步检疫鉴定。经该局技术中心实验室鉴定,该名旅客携带的这批昆虫为2只毛象大兜虫和5只彩虹锹甲。彩虹锹甲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岛,属鞘翅目、锹甲科、彩虹锹属。据该名旅客自述,这批昆虫主要用于饲养观赏。
参考资料
Phalacrognathus muelleri.catalogueoflife.2024-10-09
澳门籍旅客欲携带“宠物”昆虫闯拱北口岸被截获 .中国新闻网.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