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尤里斯·伊文思

尤里斯·伊文思

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是一位荷兰纪录片导演,1898年出生于内伊梅根。他执导或合导了多部著名影片,包括《风之童话》、《西班牙大地》、《雨》、《瓦尔帕莱索》、《博林奈日记》、《越南战争》、《塞纳河与巴黎》、《远离越南》、《为了米斯特拉尔》和《玉山的移动》等。1965年,尤里斯·伊文思执导纪录片《西北风》,该片获得第31届威尼斯电影节圣马可狮奖-最佳纪录片。他于1989年去世。

人物经历

尤里斯·伊文思从13岁就开始拍摄电影,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直到90岁完成令人震惊的封镜之作《风的故事》。世界哪里燃烧,他就把摄影机投到哪里去,并始终把镜头对准普通的人。20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几乎都在他的摄影机镜头里定格,化为影像史诗。尤里斯·伊文思生长在一个两代摄影师的家庭。他的父亲在继承父业研究照相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开设了一个销售摄影机和摄影器材的商店。伊文思从小耳濡目染,13岁便拿起店里仅有的一台老式百代牌手摇摄影机,拍了一部由家人充当演员,可以上映6分钟的影片《茅屋》。伊文思之所以会对电影产生兴趣,是因为观看大量的各流派电影,而苏联早期的一些有进步思想内容和崭新艺术手法的经典作品对他影响为最大。1927年,伊文思拍摄了第一部短纪录片《齐迪奇记事》。1928年拍摄了表现物质机械运动的《桥》,次年完成了《礁石》和《雨》。《桥》和《雨》以其深蕴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被公认为欧洲先锋电影的代表作。1932年,伊文思应邀访问苏联,拍摄了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型纪录片《英雄之歌》。回荷兰后,完成《苏德海》,后改名为《新的土地》。这时的伊文思摒弃了欧洲先锋派唯美主义,明确纪录电影不仅为纪录大自然的壮丽,而且要纪录在历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人。1938年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来到武汉市,拍摄下了抗战时期的中国,取名《四万万人民》。伊文思的电影创作,把鲜明的政治倾向和真实、丰富、细致的艺术表现手法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1984-1988 伊文思与罗丽丹多次来中国,拍摄他酝酿已久的纪录片《风的故事》。年近90的伊文思继续进行艺术探索,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归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的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影片的表现手法细腻,内容虽然抽象而又晦涩,但是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受到人们的热烈称赞。此片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于1989年初在巴黎举行了首映式。1989年底伊文思在巴黎去世。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参考资料:

制片人作品

参考资料:

摄影作品

参考资料:

剪辑作品

参考资料:

参演作品

参考资料: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一位被上帝永久放逐的“维尔克斯”,被自己的祖国宣布为叛徒,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列上黑名单的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

参考资料

尤里斯·伊文思.猫眼电影.2024-10-17

尤里斯·伊文思 Joris Ivens.豆瓣.2021-10-09

尤里斯·伊文思 Joris Ivens的全部作品 (63).豆瓣.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