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属(拉丁学名:Plantago L.)双子叶植物纲车前草科的一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为小灌木(中国不产),陆生或沼生。根为直根系或须根系。叶螺旋状互生,紧缩成莲座状,或在茎上互生、对生或轮生;叶片宽卵形、椭圆形、长圆形、披针形、线形至钻形,全缘或具齿,稀羽状或掌状分裂;叶柄长,少数不明显,基部常扩大成鞘状。花序1至多数,厨子莲座丛或茎生叶的腋部;花絮细圆柱状;穗状花序细圆柱状、圆柱状至头状,有时简化至单花。苞片及萼片中脉常具龙骨状突起或加厚,有时翅状,两侧片通常干膜质,白色或无色透明。花两性,稀杂性或单性。花冠高脚蝶状或筒状,至果期宿存;冠筒初为筒状,后随果的增大而变形,可呈壶状,包裹蒴果;檐部4裂,直立开展或反折;雄蕊4,着生于冠筒内面,外伸,少数内藏,花药卵形、近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开裂后明显增宽,先端聚缩成三角状小突起。子房2~4室,中轴胎座,具2~40多个胚珠。果椭圆球形、圆锥状卵形至近球形,果皮膜质,周裂。种子1至40余个;种皮具网状或疣状突起,含粘液质,种脐生于腹面中部或稍偏向一侧;胚直伸,两子叶背腹向或左右向排列。
下级分类
蛛毛车前 Plantago arachnoidea Schrenk。
对叶车前 Plantago arenaria Waldst. et Kit。
芒苞车前 Plantago aristata Michx。
车前 Plantago asiatica L。
海滨车前 Plantago camtschatica Link。
尖萼车前 Plantago cavaleriei Lévl。
湿车前 Plantago cornuti Guebhard ex Decne。
平车前 Plantago depressa Willd。
龙胆状车前 Plantago gentianoides Sibth. et Smith。
翅柄车前 Plantago komarovii Pavl。
毛瓣车前 Plantago lagocephala Bunge。
长叶车前 Plantago lanceolata L。
大玻璃草 Plantago major L。
沿海车前 Plantago maritima L。
巨车前 Plantago maxima Juss ex Jacq。
北车前 Plantago media L。
小车前 Plantago minuta Pall。
苣叶车前 Plantago perssonii Pilger。
多籽车前 Plantago polysperma Kar. et Kir。
小花车前 Plantago tenuiflora Waldst. et Kit。
北美车前 Plantago virginica L。
杂交种:
Plantago ×argyrostachys Borbás。
Plantago ×cadevallii Sennen。
Plantago ×mixta Domin。
Plantago ×moravica Chrtek。
Plantago ×valbusae Petitm。
Lagopus arvensis Fourr。
生境特点
车前属植物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根系类型与生境特点有一定的联系。大车前、车前、疏花车前等须根系种类多分布于路边、住宅四周、草地、沟边和水沟边等比较潮湿的生境中,北美车前等直根系种类多数分布于比较干燥疏松的土壤中;盐生车前、芒苞车前、海滨车前和巨车前等多见于盐碱化生境中。
模式种
形态特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须根多数。根状茎粗短。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草质、薄纸质或纸质,宽卵形至宽椭圆形,长3-18 (-30)厘米,宽2-11 (-21)厘米,先端钝尖或急尖,边缘波状、疏生不规则牙齿或近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少数被较密的柔毛,脉(3-)5-7条;叶柄长(1-) 3-10 (-26)厘米,基部鞘状,常被毛。花序1至数个;花序梗直立或弓曲上升,长(2-)5-18 (-45)厘米,有纵条纹,被短柔毛或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1-) 3-20 (-40)厘米,基部常间断;苞片宽卵状三角形,长1.2-2毫米,宽与长约相等或略超过,无毛或先端疏生短毛,龙骨突宽厚。花无梗;花萼长1.5-2.5毫米,萼片先端圆形,无毛或疏生短缘毛,边缘膜质,龙骨突不达顶端,前对萼片椭圆形至宽椭圆形,后对萼片宽椭圆形至近圆形。花冠白色,无毛,冠筒等长或略长于萼片,裂片披针形至狭卵形,长1-1.5毫米,于花后反折。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近基部,与花柱明显外伸,花药椭圆形,长1-1.2毫米,通常初为淡紫色,稀白色,干后变淡褐色。胚珠12至40余个。蒴果近球形、卵球形或宽椭圆球形,长2-3毫米,于中部或稍低处周裂。种子(8-)12-24(-34),卵形、椭圆形或菱形,长0.8-1.2毫米,具角,腹面隆起或近平坦,黄褐色;子叶背腹向排列。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情况:产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台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生于草地、草甸、河滩、沟边、沼泽地、山坡路旁、田边或荒地,海拔5-2800米。分布欧亚大陆温带及寒温带,在世界各地归化。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本种及车前P. asiatica L.的个别畸形穗状花序出现分枝,呈圆锥状,曾被一些学者(M.E.Moricand,1820; A. W.Roth,1827; D.F.L.von Schlechtend,1857; T. Makino, 1907;H. Hara, 1937等)作为划分种下等级的依据,而R. K. F. Pilger(1937)主张将其作畸形类型(formae monstrosae)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