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德(1872-1953),原名杨子德,出生于广西雒容县丹竹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在早年的教育背景是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后来,他参与了多项政治活动,包括加入同盟会并参与武昌起义。在军事生涯中,他曾担任过多个职务,如团长、旅长、师长等。随着新桂系的崛起,他选择退隐田园生活。晚年,他还积极参与抗日活动。1953年,杨子德在雒容东小河果园逝世。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杨子德自幼进入私塾学习,接受了初步的文化教育。1910年,他离开家乡前往广东省,加入了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并开始招募士兵。

军事生涯

1911年,杨子德参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武昌起义,当时他已经晋升为团长,负责保卫武昌东门。他的行动对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起到了重要作用。1914年,在镇压“二次革命”的过程中,杨子德因成功扑灭柳州市刘古香而受到沈鸿英的信任。随后,他在讨袁战争期间被任命为旅长,参与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护国运动。1916年,沈鸿英委派杨子德在柳州、雒容、平乐县、贺县等地建造“沈公馆”,并在之后担任师长,驻守柳州。

解甲归田

1925年,随着新桂系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三人统一广西,杨子德结束了其军事生涯,返回故乡从事农业劳动。

抗日活动

1944年10月,当日本军队再次入侵广西时,杨子德在江口丹竹地区组织民众抵抗侵略者,直到全国解放。此后,他继续以务农为生。

逝世

1953年,杨子德在雒容东小河果园去世,享年81岁。

参考资料

杨子德.杨子德.2024-11-21

杨子德.杨子德.2024-11-21

杨子德.杨子德.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