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冬青(Ilex × dabieshanensis K. Yao \u0026 M. B. Deng)是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为中国特有植物。常绿小乔木,高5米,全株无毛;树皮灰白色,平滑。小枝粗壮,圆柱形。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雄花序呈密团状簇生于1-2年生枝的叶腋内;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长5-7毫米,直径4-5毫米,卵状椭圆形,长约5毫米,背面宽约3毫米,具掌状纵棱及沟,内果皮革质。花期3-4月,果期10月。分布于中国安徽西部大别山区。生于海拔150-470米的山坡路边及沟边。2004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目前安徽省、江苏省、湖北等地均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5米,全株无毛;树皮灰白色,平滑。小枝粗壮,圆柱形,干时黄褐色或栗褐色,具纵裂缝及近圆形凸起的叶痕,当年生幼枝具纵棱角;顶芽卵状圆锥形,芽鳞卵形,中肋凸起,渐尖,全缘或具齿。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卵状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长5.5-8厘米,宽2-4厘米,先端三角状急尖,末端终于一刺尖,基部近圆形或钝,边缘稍反卷,具4-8对刺齿,刺长约2毫米,叶面干时具光泽,橄榄色或褐橄榄色,背面无光泽,两面透净无毛,主脉在叶面稍凹陷,在背面隆起,侧脉4-6对,与主脉呈45度夹角弯拱上升,在叶缘附近分叉并网结,在两面明显凸起,网状脉两面不明显;叶柄粗壮,长5-8毫米,干后黄褐色或栗褐色,上面具浅纵槽或近平坦,具皱纹;托叶近三角形,微小。
雄花序呈密团状簇生于1-2年生枝的叶腋内,花梗长1-1.5毫米,无毛;花4基数,黄绿色(未完全展开的花蕾);花萼近盘状,裂片近圆形,具缘毛;花瓣倒卵形,长约2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长约为花瓣的2/3,花药长圆形;退化子房卵球形,直径约0.75毫米,顶端钝。雌花未见。果簇生于叶腋内,中轴长约3毫米,粗壮,无毛,单个分枝具1果,果梗长约2厘米,无毛,基部具2枚卵状长圆形小苞片,小苞片无毛;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长5-7毫米,直径4-5毫米,具纵棱沟,干时暗褐色,宿存花萼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宿存柱头厚盘状;分核3,卵状椭圆形,长约5毫米,背面宽约3毫米,具掌状纵棱及沟,内果皮革质。
花期3-4月,果期10-11月。萌蘖性强、耐修剪。在安徽省地区,4月上中旬开始萌芽,4月中下旬展叶,5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新梢迅速生长期。
生长习性及分布
分布于中国安徽西部大别山区,安徽、江苏省、湖北等地均有引种栽培。生于海拔150-470米的山坡路边及沟边。大别山冬青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性强。夏季耐40℃高温,冬季耐-10℃低温,年平均温度16-20℃为宜。性喜阳光,有一定的耐阴性,喜酸性土壤,耐干旱,耐修剪。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大别山冬青在酸性及腐殖质高的土壤中生长旺盛,但不耐盐碱。
人工繁殖
外植体选取
选择5年生插苗,取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作为外植体来源。
外植体处理
用自来水将具有腋芽的一年生枝条冲洗30分钟,然后去除叶片,留少量叶柄,放入盛有洗衣粉溶液的烧杯中漂洗,并不断搅动,冲洗干净后沥干,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20秒,无菌水冲洗5次后,将其置于0.1%氯化汞液中消毒8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将其表面的水分用无菌纸吸干,最后将经消毒的茎段(外植体)剪切成长0.5-1.0厘米的茎段,每茎段带1-2个腋芽,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诱导腋芽萌发。
组培苗扩繁
1.腋芽诱导培养:以MS+6-BA1.0毫克/升+NAA0.3毫克/升作为培养基进行腋芽诱导,每个培养瓶中分别接种3个茎段。外植体接种后置于温度(23±3)℃、光照2000勒克斯、16小时/天的条件下培养,腋芽诱导率可达100%。
2.继代增殖培养:将前期初代培养诱导后产生的新梢,切割成茎段,每个茎段带1个新腋芽,处理后转接到MS+6-BA1.0毫克/升+IBA0.3毫克/升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个茎段,增殖系数可达4.6。
3.生根培养:将长至3-4厘米高的健壮大别山冬青试管苗接种到1/2MS+NAA0.3毫克/升+IBA0.2毫克/升生根培养基中,其生根率可达95%。
4.驯化移栽:在大别山冬青组培苗生根后、株高达4厘米左右时进行炼苗与移栽。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组培苗,先将瓶盖打开,覆上保鲜膜在人工气候室内放置2-3d。再从培养瓶中取出小苗,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至消毒过的蛭石(V)∶珍珠岩(V)∶泥炭土(V)=2∶1∶2的混合基质中,要求控制环境条件,前期适当遮阳,保持一定湿度,成活率可达85%。
栽培技术
精细定植
大别山冬青可盆栽,但以地栽为主。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水源充足、背风向阳的地块,施足基肥,深翻土壤。开沟做,株行距80厘米×80厘米,将扦插苗在秋季或春季萌芽前进行定植。定植后,固好树盘,浇足定根水。移植时,最好能带土球,起保护作用。
肥水管理
栽植后应及时加强管理,以肥水管理及修剪为主。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应保证水分供应。施肥方面,可根据长势追肥3-4次,以观果为主的植株,多施磷、钾肥,开花前控制氮肥施入;以采收制作苦丁茶为主的植株,可多施氮、钾肥,并及时根据植株叶片长势进行采收。在炎热的夏季及时停止施肥,也可隔年在春季或秋季增施有机肥。
早期修剪
如培育园林观赏用大苗,在幼苗及成年树时需适当进行整形修剪。早期修剪以轻减为主,适当保留主枝,使其早结果。修剪时应做到使树冠内膛通风透光,早期尽量保留树冠上部枝梢,树冠下部可逐步进行疏剪,必要时可锯除过密大枝。锯口应注意削平,并及时涂保护剂,以防腐烂。剪后可快速形成较好的园林观赏效果。
病虫防治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别山冬青扦插繁殖项目研究发现,在扦插苗栽培管理过程中,大别山冬青病虫害较少。常见发病季节以6-9月份为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叶斑病等。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感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移走,并做好其他苗木的杀菌处理。虫害主要有刺蛾科类咀嚼危害叶片,蚜虫类吸汁危害叶片,引起新叶卷缩。虫害防治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天敌,采取灯光诱杀等方法。如药剂防治,尽量少用广谱性杀虫剂,选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等低毒杀虫剂。药杀应掌握在幼虫2-3龄阶段。此外,应注意防鸟防兽。大别山冬青果树成熟期如遇鸟类啄食,会大大降低其观赏性,因此,应做好防治措施,如使用防鸟网,或周边种植橘色、黄色果实的植物,以避免鸟类啄食大别山冬青红色浆果。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大别山冬青是优良的园林绿化珍贵树种,叶色青翠,果实红艳,具有较高的观叶观果价值。其不但整体观赏效果好,还可以作为盆栽、盆景,也是冬季庭院美化的优良树种,在园林上有着较高的应用和观赏价值。
1.盆栽盆景:大别山冬青秋冬季节,果实红艳,叶片青翠,具有吉祥、喜庆的氛围,是良好的盆栽观赏植物,且易栽培管理。同时,大别山冬青可做盆景,具有很好的造型。一般扦插苗培养3-4年后,经过整形修剪或用激素处理即可成型。为控制盆栽盆景高度,可在萌芽后喷施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入冬休眠期后再将枝条适当修剪,以提高观赏效果。
2.景观美化:大别山冬青观赏特性以果实、叶片和树形为主,结果期长,且作为常绿乔木,树形优美,耐寒性强,病虫害少。园林上经过合理开发利用,在环境美化上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园林绿化时,可栽植于公园草坪、庭院前后、山石、水丘等处。冬季与白雪相互衬托,绽放出另外一种美,观赏效果丝毫不逊色于夏天的色彩缤纷,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见,大别山冬青是秋冬季节观赏性极高的庭院美化树种。
生态价值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4年 ver 3.1)——濒危(EN)。
参考资料
Ilex dabieshanensis.iucnredlist.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