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桥,建于1973年,是一座宽15米、长75米的石拱桥。1969年10月1日,中江红卫桥建成通车,最大载量60吨,投资78万,是中江县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2013年8月17日,红卫桥被冲毁导致附近交通中断,公路部门在原桥下游修建新桥。2018年7月11日,中江红卫桥因凯江河水暴涨而垮塌。
红卫桥被冲毁
2013年8月17日,受台风“尤特”和持续强降雨影响,红卫桥0号桥台被冲毁,桥面全部被冲掉,导致附近交通中断。
红卫桥钢便桥建成
得知红卫桥被冲毁后,市公路管理局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勘探和论证。为方便当地村民出行,公路部门决定在原桥的桥墩上利用贝雷架搭建一条钢便桥。钢便桥桥面宽约3米,限高2.5米,限重15吨。
记者2013年9月1日上午在现场看到,很多当地村民骑着摩托车路过此桥。村民黄建新告诉记者,虽然钢便桥走不了大车,但起码可以走自行车和摩托车,“没有桥的时候,根本出不去,现在方便很多。”
据了解,这座钢板简易桥只是一座临时桥梁,公路部门计划在红卫桥的上游或者下游新建一座桥梁,目前正在选址和研究制定设计方案。
红卫桥新桥
公路部门选择在红卫桥原桥下游修建新桥。据公路部门介绍,红卫桥按公路-Ⅰ级设计荷载、桥面宽12米的技术标准进行重建,新桥位于原桥下游145米处,桥长74.56米,为三跨20米一跨10米混凝土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