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桥
在重庆市璧山区区观音塘湿地公园桥头,有一段文字,对于重建状元桥作了这样的描述:中华科举起于隋,止于清,一千三百年出状元五百有余,北宋之璧山独占其二,曰冯公时行、曰蒲公国宝,邑人遵朝制,建状元坊。立于宋,毁于元,重建于明,毁于民国。公元二零一一年再建于此,名状元桥。
基本介绍
观音塘公园内的“状元桥”,是璧山历史上第三次复建。公园内的“状元桥”以木结构为主,采用了传统施工工艺,桥上的彩绘、雕塑等全为手工完成。
整座状元桥全长120米、高约3层楼,泰顺廊桥仿照明清宫廷风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
桥面上,两侧镌刻36幅名家字画和诗歌,内容出自清乾隆璧山区知县黄在中的咏璧邑八景和璧山四季诗。“圣灯普照”、“虎峰马蹄”、“金剑晴雪”、“茅莱仙境”、“凉伞云遮”、“鸟纲戏水”等以书画形式挥洒在廊桥上。当我们细细品味这些作品时,似乎又在这里感受到璧山的古代美景和人文情怀。
状元桥,曾经承载着璧山人千年的情愫,如今更成为了璧山人永远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