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骁果军

骁果军

骁果军,是隋朝隋炀帝的正规侍卫军,属于骑兵或马步混成的特战部队,由隋炀帝直辖指挥。骁果军的名称含义取自临阵骁勇善战﹑果决敢死之意。

隋朝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为了第二次征伐高丽,下旨在各地募民组建不同于府兵常制以及野战军团的新编制志愿野战军骁果军,该军队直辖于隋炀帝。同年,骁果军投入辽东战场,参加了诸多战役。大业十一年左右,骁果军由志愿役改为义务役,被改编加入隋炀帝贴身侍卫总部的备身府,用以增强常备侍卫武力。大业十二年(616年),骁果军护卫隋炀帝来到扬州市。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等人率领骁果军在江都发动政变,杀死了隋炀帝,之后,宇文化及带领骁果军向西行至洛阳市东部滑台(今滑县)时,由于军粮将尽,骁果军为抢夺瓦岗军所属的黎阳粮仓,与李密军在童山发生交战,李密击退了骁果军,其后,骁果军将领张童儿等人向李密投降,宇文化及带领剩余的骁果军向魏郡(今安阳市)行去。途中发生内讧,宇文化及杀死了司马德戡等人。之后,骁果军中尚存者投降唐朝并接受整编,骁果军号被唐朝撤销。

骁果军有过两次兵员招募,兵额约为6万人。6万人分别由6名折冲郎将“掌领” ,每一折冲配备兵力约1万人,改编后的骁果,折冲郎将分别配属于千牛卫府各3员,品秩与备身郎将同为正四品,但是备身郎将仍是府主长官,对来属的骁果军具有监临关系。 骁果从大业九年投入辽东战场,前后诸役皆以野战敢死队的姿态呈现,因而有“备身骁果”之称。

成军背景

骁果军是隋炀帝因第二次征伐高丽之需要,采取特别募兵方式编成的野战军,其性质接近于特战敢死队,军队直辖于隋炀帝,属于征伐野战序列的战时别部。骁果军的名称含义取自临阵骁勇善战﹑果决敢死之意。骁果军在之后被改编的主要原因是,在高丽投降后,骁果军本需要解甲复员,隋炀帝为了自身的安全需要,因而将骁果军配置于兵力最薄弱的备身府,用以增强常备侍卫武力。

历史沿革

军队组建

隋朝炀帝第一次亲征高丽失败之次年,即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下旨,在各地募民组建骁果军,在涿郡集结,用新制依关中、江东、岭南等大区域作整编,后设置折冲、果毅、武勇、雄武等郎将官统领骁果军。大业九年,骁果军投入辽东战场,参加了诸多战役。

军队改制

大业十一年左右,骁果军已经由志愿役改为义务役,由战时编制改为常制建制,被改编入隋炀帝贴身侍卫总部的备身府,并有了“ 备身骁果” 之称。之后,隋炀帝抽调部分关中骁果军配属于屈突通,其余关中骁果军配属给司马德戡,令他们各自执行任务。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命令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带领一万余骁果军护卫自己来到扬州市,骁果军驻扎在江都东城。后来,在瓦岗军进犯东都之时,骁果军中士卒想念家乡,隋炀帝为了安抚骁果军,命令江都的寡妇和未婚配女子和骁果军士卒结婚,但是部分骁果军士卒仍然私自离开江都。

发动叛乱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司马德戡等人推举宇文化及为首领,并煽动骁果军发动兵变,骁果军在夜半时分闯入宫中,杀死了隋炀帝。隋炀帝在死前询问是何人主使,司马德说:天下怨恨你的何止一人。之后,宇文化及带领骁果军开始西归。骁果军在行至洛阳市东边的滑台(今滑县)时,由于军粮将要耗尽,便向瓦岗军所属黎阳粮仓发动进攻,李密得知此事后,带领大军在淇水两岸和骁果军发生对峙。

童山之战

李密得知骁果军粮草将要耗尽,于是,他开始与宇文化及和谈,承诺借粮给骁果军。宇文化及听信李密之言,随即命令骁果军吃饱喝足,所剩粮草消耗殆尽。其后,宇文化及得知李密是假意和谈,随即命令骁果军向李密军发动进攻。大业十四年(618年)七月,骁果军与李密军在童山发生战斗。两军厮杀了一天,双方伤亡巨大,李密击退了骁果军的进攻。在童山之战后,由于骁果军粮草短缺,无法再与李密军作战,骁果军的将领陈智略、樊文超、张童儿等人尽皆投降与李密。宇文化及带领剩余的骁果军向魏郡(今安阳市)行去。行军途中骁果军内讧,宇文化及杀死了司马德戡等人。之后,骁果军中或有逃亡者,或有战损,尚存者投降了唐朝接受整编,由于骁果军杀死了隋炀帝,骁果军号被唐朝撤销。

组织架构

军队性质

骁果军最初属于特别募兵制,是异于府兵常制以及野战军团的新编制志愿野战军,依照渭河平原、江东、岭南作大区域进行编组。之后,骁果军由志愿役改为义务役,由战时编制改为常制建制,成为隋炀帝正规侍卫军。

统帅系统

改编前

骁果军归战场最高统帅隋炀帝直辖指挥,其统率系统是:折冲郎将( 副果毅郎将) →雄武郎将(副武勇郎将)→骁果校尉→骁果旅帅→骁果队正→骁果。骁果军是骑兵或马步混成部队,机动打击力强。

改编后

改编后的骁果军不在由隋炀帝直辖指挥,该军队被划归给了备身府。骁果,折冲郎将分别配属于千牛卫府各3员,品秩与备身郎将同为正四品,但备身郎将则仍是府主长官,对来属的骁果军有监临关系。此外,由于骁果军改编未完成就发生了江都兵变,所以历史记载骁果军在大业三年备身府组织定令之内,另以“ 有” 字表示骁果军为来配的别部。

兵员分配

骁果军有过两次招募,兵额约为6万人。此6万人分由6员折冲郎将“掌领” ,每一折冲配备兵力约1万人,每一折冲下又分10员左、右雄武郎将实际统“领”军队,雄武府规划兵力大概有1000人,并依例分左、右编序番号。由于此部队直承最高统帅军令,折冲郎将在接令后,指挥所属的雄武郎将率部执行任务,无需置府。实际统率骁果军的雄武郎将,因要调兵遣马,需置府设佐以为协作。

叛乱背景

骁果军自身建设有严重的问题,隋炀帝不管官制改革、行政区划改革还是军事改革,都习惯于降低官员职权,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这埋下了重大隐患。府兵虽然运转缓慢,但好在体系完善,它是由国家机器控制着,不是一两个人指挥。所以终隋朝之世,没有什么野心家能利用整建制的府兵造反。骁果军却没有严密的控制体系。骁果军在中央隶属于千牛卫,新召的力量加入后,备身府所领的军队数量,在京师远远超过了其他卫府掌管的力量,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失去了互相牵制的条件。隋炀帝出于方便指挥的考虑,没有给骁果军设置可以彼此制衡的力量。炀帝只看重了指挥灵活带来的便利,却没有预见这是把双刃剑,随时存在反噬的可能。故而,当隋炀帝从渭河平原远避于江都宫,流露出不想回归北方的意思时,大部分都是关中子弟的骁果军怨声载道。如果是正常的府兵,有该管的十二卫将领进行弹压,有朝廷三省高官的牵制,再靠着平素养成的忠诚作风,不至于犯上作乱。而这支多达一万人的近卫骁果军,只是由一个小小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管领,根本无人处理骁果军的诉求,以致最终导致了叛乱。

相关评价

隋末骁果部队是促成隋朝灭亡的军队,具有历史地位与研究价值。(雷家骥评)

历史记载

《隋书》列传卷五十原文

是时李密据洛口,隋炀帝惧,留淮左,不敢还都。从驾骁果多关中人,久客羁旅, 见帝无西意,谋欲叛归。时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总领骁果,屯于东城,风闻兵士欲叛, 未之审,遣校尉元武达阴问骁果,知其情,因谋构逆。共所善武贲郎将元礼、直阁 裴虔通互相扇惑曰:“今闻皇帝欲筑宫丹阳,势不还矣。所部骁果莫不思归,人人耦语,并谋逃去。我欲言之,陛下性忌,恶闻兵走,即恐先事见诛。今知而不言, 其后事发,又当族灭我矣。进退为戮,将如之何?”虔通曰:“上实尔,诚为公忧之。”德戡谓两人曰:“我闻渭河平原陷没,李孝常华阴市叛,陛下收其二弟,将尽杀之。吾等家属在西,安得无此虑也!”虔通曰:“我子弟已壮,诚不自保,正恐旦暮及诛,计无所出。”德戡曰:“同相忧,当共为计取。骁果若走,可与俱去。” 虔通等曰:“诚如公言,求生之计,无以易此。”因递相招诱。又转告内史舍人元 敏、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李覆、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良,城门校尉唐奉义,医正张恺等,日夜聚博,约为刎颈之交,情相款昵,言无回避,于座中辄论叛计,并相然许。时李孝质在禁,令骁果守之,中外交通,所谋益急。赵行枢者,乐人之子, 家产巨万,先交智及,勋侍杨士览者,宇文甥,二人同告智及。智及素狂悖,闻之喜,即共见德戡,期以三月十五日举兵同叛,劫十二卫武马,虏掠居人财物,结党西归。智及曰:“不然。当今天实丧隋,英雄并起,同心叛者已数万人,因行大事, 此帝王业也。”德戡然之。行枢、薛良请以化及为主,相约既定,方告化及。化及性本驽怯,初闻大惧,色动流汗,久之乃定。

义宁二年三月一日,德戡欲宣言告众,恐以人心未一,更思谲诈以协骁果,谓许弘仁、张恺曰:“君是良医,国家任使,出言惑众,众必信。君可入备身府,告识者,言皇帝闻说骁果欲叛,多酿毒酒,因享会尽鸩杀之,独与南人留此。”弘仁 等宣布此言,骁果闻之,递相告语,谋叛逾急。德戡知计既行,遂以十日总召故人, 谕以所为。众皆伏曰:“唯将军命!”其夜,奉义主闭城门,乃与虔通相知,诸门 皆不下钥。至夜三更,德戡于东城内集兵,得数万人,举火与城外相应。帝闻有声, 问是何事。虔通伪曰:“草坊被烧,外人救火,故喧嚣耳。”中外隔绝,帝以为然。 孟秉、智及于城外得千余人,劫候卫武贲冯普乐,共布兵分捉郭下街巷。至五更中, 德戡授虔通兵,以换诸门卫士。虔通因自开门,领数百骑,至成象殿,杀将军独孤盛。武贲郎将元礼遂引兵进,突卫者皆走。虔通进兵,排左阁,驰入永巷,问: “皇帝安在?”有美人出,方指云:“在西阁。”从往执帝。帝谓虔通曰:“卿非我故人乎!何恨而反?”虔通曰:“臣不敢反,但将士思归,奉陛下还京师耳。” 帝曰:“与汝归。”虔通因勒兵守之。至旦,孟秉以甲骑迎化及。化及未知事果, 战栗不能言,人有来谒之者,但低头据鞍,答云“罪过”。时士及在公主第,弗之 知也。智及遣家僮庄桃树就第杀之,桃树不忍,执诣智及,久之乃见释。化及至城 门,德戡迎谒,引入朝堂,号为丞相。令将帝出江都门以示群贼,因复将入。遣令狐行达弑帝于宫中,又执朝臣不同己者数十人及诸外戚,无少长害之,唯留秦孝文王子浩,立以为帝。十余日,夺扬州市人舟楫,从水路西归。至显福宫,宿公麦孟才、 折冲郎将沈光等谋击化及,反为所害。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隋炀帝故事。每于帐中南面端坐,人有白事者,默然不对。下牙时,方收取启状,共奉义、 方裕、良、恺等参决之。行至徐州市,水路不通,复夺人车牛,得二千两,并载宫人 珍宝。其戈甲戎器,悉令军士负之。道远疲极,三军始怨。德戡失望,窃谓行枢曰: “君大谬误我。当今拨乱,必藉英贤,化及庸暗,君小在侧,事将必败,当若之何?” 行枢曰:“在我等尔,废之何难!”因共李本、宇文导师、尹正卿等谋,以后军万 余兵袭杀化及,更立德戡为主。弘仁知之,密告化及,尽收捕德戡及其支党十余人, 皆杀之。引兵向东郡,通守王轨以城降之。

译文

这时,李密据守洛口,隋炀帝很害怕,留在淮水南,不敢回首都。而跟从炀帝的骁勇兵士大多是渭河平原之人,长期客居在外,见炀帝又没有西归的打算,想反叛炀帝而西归。当时总领骁勇之士的是武贲郎将司马德戡,驻扎在东城,司马德戡听说士兵们有谋反的势头,还不清楚,便派校尉元武达暗中询问骁勇之士,司马德戡知道其中情形后,便趁机图谋叛逆,与他所交好的武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互相煽动说:“现在听说皇帝想在丹阳修筑宫殿,看来将不回京都了。而陛下所统率的骁勇之士没有一个不想回京都的,他们暗中商议,打算一起逃亡。我想告诉陛下,而陛下性情猜忌,厌恶听到兵逃的话,我担心的是未奏完就招致杀身之祸。现在既然知道这件事,却又不上奏陛下,一旦事情发生,一定会被诛灭九族,进退都是被杀,将怎 怎么办啊?”虔通说:“皇上果真这样,我们的确是为您担扰。”司马德戡对两人说:“我听说渭河平原沦陷,李孝常华阴市反叛,陛下逮捕了他的两个弟弟,将要把他们都杀死。我们的家眷都在关西,怎么能没有这样的忧虑!”

虔通说:“我的孩子已经长大,现在的确自身难保,正担心早晚被杀,但无计可施。”司马德戡说:“我们有相同的忧虑,应当共商大计。如果骁勇之士逃跑,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逃离。”虔通等人说:“的确像您说的这样,求生之法没有比这更好的。”于是一个个地招来劝诱。又转告内史舍人元敏,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李覆、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良,城门校尉唐奉义,医正张恺等人,日夜相聚赌博,结为生死之交,相互之间诚恳而亲密,说话开诚布公,毫不掩饰,在席上总是谈论反叛之计,大家都同意这样做。

当时李孝质被囚禁,隋炀帝令骁勇之士看守着他,内外相互传递消息,谋反之事更加紧急。赵行枢是乐师的儿子,家产巨万,以前交好宇文智及。勋侍杨士览,是宇文家的外甥,二人一起报告智及。智及平常狂妄背理,听了很高兴,于是与二人同见司马德戡,约定在三月十五日举兵同叛,劫取十二卫武马,抢走居民的财物,结伙西归。智及说:“不能这样。当今老天的确要灭隋,英雄到处起义,同心反叛的士兵已有几万人,应趁机做大事,这是成就帝王之业的时候。”司马德戡认为这是对的。赵行枢、薛良请求以化及为主。相互约定后,才告诉化及。化及本来愚钝胆小,刚听时十分害怕,色变汗流,很久才平静。

义宁二年(618)三月初一,司马德戡想公开告诉众人,担心人心不齐,便另想欺诈之法以便威迫骁勇之士,对许弘仁、张恺说:“你们是良医,被皇上信任,如果你们说话迷惑众兵士,众兵士一定相信。你们可进入备身府,告诉你们认识的人,说皇帝听说骁勇之士将要反叛,酿了许多毒酒,要趁宴会用毒酒杀死他们,只和南边的人留在这里。”许弘仁、张恺公开散布这些谣言,骁勇之士听说后,相互转告,谋划反叛更加急切。司马德戡知道时机成熟,于是在三月初十召来旧部,把谋反的行动告诉他们。众人都趴在地上说:“只听将军的命令!”这夜,唐奉义主管关闭城门,于是和虔通约定,所有的门都不上锁。到三更,司马德戡在东城内招集兵马,得到几万人,点火和城外相呼应。隋炀帝听见外面有声音,问是什么事,虔通假装说:“只是草坊被烧,外面的人在救火,所以有喧哗叫嚣之声罢了。”宫内与外面隔绝,炀帝也就信了。孟秉、智及在城外聚集一千多人,劫持候卫武贲冯普乐,一起布置士兵分散到城内大街小巷去捉人。到五更中,司马德戡交给虔通一批士兵,去代替各门卫兵。

虔通趁机打开门,带领几百骑兵,到成象殿,杀死将军独孤盛。武贲郎将元礼于是领兵上前,宿卫者纷纷逃走。虔通命令士兵在左边排列,奔入永巷,问:“皇帝在哪里?”有美人出来,用手一指说:“在西阁。”虔通跟着宫妃去拘捕隋炀帝。炀帝对虔通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为什么反叛我?”虔通说:“我不敢谋反,只是将士思念故里,尊奉陛下您回京师罢了。”炀帝说:“我和你回京师。”虔通于是布置兵士守住炀帝。到早晨,孟秉用甲骑迎接化及,化及还不知道事情已经成功,战战兢兢连话也说不出来,有人来拜见他,化及只是低着头按住鞍回答说:“罪过呀!”当时士及在公主府中,不知道这件事,智及派家丁庄桃树到公主府上刺杀公主,庄桃树不忍心,捉住她去见智及,很久才被释放。化及到城门,司马德戡前去迎接,引入朝堂,称为丞相。命令将隋炀帝推出江都门在群贼面前示众,又将炀帝推回江都门。之后,派令狐行达在宫中杀死炀帝,又拘捕与自己不同政见的朝臣数十人和所有外戚,无论年龄大小,全部杀掉,只留下秦孝文王的儿子杨浩,立为皇帝。

十多天后,叛军强夺了扬州市百姓的船只,从水上向西而归。到显福宫,宿公麦孟才、折冲郎将沈光等密谋击杀化及,反被化及杀害。化及于是占据六宫,像从前炀帝一样,常在帐中面南正襟危坐,如果有人陈述事情,化及沉默不答。官吏退朝后,化及才收起启状,与唐奉义、牛方裕、薛良、张恺等人一起讨论决定。船行到徐州市,水路不通,又强取百姓的牛和牛车,得到二千辆车,将宫女珍宝一起载上。那些作战的武器,全部让军士背着。路途遥远,士兵疲惫至极,三军将士开始怨恨。司马德戡大失所望,私下对赵行枢说:“您使我犯了一个大错误。现在治理乱世,一定要借助贤能之人,化及平庸愚昧,众小人在他身边,事将败亡,该怎么办啊?”赵行枢说:“成败在我们,废掉他有什么难处!”于是同李本、宇文导师、尹正卿等商量准备用后军一万多人偷袭杀死化及,改立司马德戡为主。许弘仁知道这件事后,秘密告诉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捕获了司马德戡及其手下余党十多人,全部杀掉。然后,领兵向东郡进发,通守王轨献城而降。

参考资料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23年第4期.微信公众平台.2025-01-19

隋炀帝亲自打造的骁果军,怎么成了害死自己的“毒丸”?.三亚市博物馆.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