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博物馆
霞浦县博物馆是于2002年2月,霞浦县县委编委批准成立了县博物馆的组织机构,编制2人,专业从事我县文物的保护、挖掘和宣传、建案的工作。2002年5月30日,县文体局在新落成的县文化中心大楼为博物馆挂牌,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设立办公场所,腾出房间设立馆藏室,现有馆、厅面积约200平方米。
发展历史
霞浦县博物馆是于2002年2月,霞浦县县委编委批准成立了县博物馆的组织机构,霞浦县原有大京城堡、传胪城堡、族观音寨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五月,省政府批准通过了我县溪南镇半月里村自然村“龙溪宫”、沙江镇竹江村前澳“天后宫”、州洋乡松山村“天后宫”、沙江镇小马村黄瓜山“贝丘遗址”等四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县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先后两批公布了113个县级文物保护点。
馆藏文物
截至2019年,霞浦县博物馆藏品数量903件(套),珍贵文物192件(套)。其中有革命历史、石刻、畲族、现代书画等七类出土、传世文物。
经营状况
此外,县博物馆还积极开展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申报工作。通过调研及讨论,决定将我县的“霞浦县畲族小说歌”、“霞浦畲族婚俗”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戚继光抗倭形成的霞浦相关民俗”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目前,我县的“霞浦畲族小说歌”“霞浦畲族婚俗”已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其中“霞浦畲族小说歌”已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我馆拟将明初大京城堡、竹江天后宫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同时将畲族大坝渠、龙亭村观音亭、竹江村达路、文洋城堡等6处列入县级文保单位。
2004年,县委、县政府重点开展了对畲族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县委、县政府于2月19日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畲族文化的整理、挖掘及开发等有关问题,并组织成立了“畲族文化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开展我县的畲族文化保护工作。县文体局重点开展了对溪南镇白露坑畲族文化调研工作。
参考资料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