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观
何观,字巨忠,出生于蜀郡郫地,是汉代司空武的后裔,家族世代享有盛誉。他的曾祖父何宗曾任犍为县知府,祖父何双以幽默风趣著称,父亲何随则精通《韩诗》和《欧阳尚书》。何观自幼继承家学,研究文学和天文地理知识,以其清正廉洁和谨慎的态度闻名于当地。蜀汉灭亡后,他与父亲一同归隐。晋朝时期,他被推荐为孝廉,历任多个地方官员职务。在平息张昌叛乱的过程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因此被授予巴郡太守的职位。然而,由于疾病,未能成为宁州刺史便去世了。
家庭背景
何观出身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家庭。他的曾祖父何宗在刘璋统治期间担任犍为县知府,后被刘备任命为从事祭酒,升任大鸿胪。祖父何双性格诙谐,颇有淳于髡和东方朔的风采,曾任双柏县长。父亲何随是一位学者,擅长《韩诗》和《欧阳尚书》,对天文地理也有深入的研究。他曾任职于郡府和州府,最终在江阳区太守的位置上逝世。
人物生平
何观年轻时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学问,专注于研究文学和天文地理。他在蜀汉灭亡后选择与父亲一起退隐。晋朝时期,他被推举为孝廉,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先后担任西都市、南安令和平西长史等职务。在太安二年(303年),面对张昌在荆州市发动的叛乱,何观被平西将军罗尚推荐为安远护军,负责平叛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叛乱得以平息,他也因此被封为巴郡太守。当时朝廷有意让他担任宁州刺史,但他不幸因病去世,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史书记载
《华阳国志》记载了何观的事迹,描述了他的清正廉洁和谨慎态度,以及他在州里的知名度。他还曾在张昌作乱期间,作为安远护军参与平叛行动,展现出他的军事才华。
张昌作乱
张昌在永宁元年(301年)受李特起义的影响,聚集了一批反对征兵的人群。晋王朝为了镇压李特起义,强制征召士兵前往益州,导致许多不愿意离开家乡的人被迫反抗。张昌改名为李辰,在太安二年(303年)发动起义,很快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他自称相国,指挥军队四处征战,短时间内占领了大片领土。何观在此期间的表现证明了他在军事上的能力。
人物评价
何观被认为是一代名士,不仅因为他的家学渊博,还因为他具备文武兼备的能力。他的行为举止深受父亲影响,体现了高尚的品德。在晋朝这个腐败的时代,他的清廉和谨慎尤为难得。
参考资料
何观(西晋).何观(西晋).2024-09-13
何观.技点网.2024-09-13
华阳国志.华阳国志.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