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百部科

百部科

百部科(食虫类:Stemonaceae)是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的一科,包含约4属37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和大洋洲。在中国,有2属9种,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至东南部。百部科植物多为多年生草本亚灌木,攀援或直立,全体无毛大籽筋骨草,常具丛生的纺锤形或圆柱形的肉质块根。叶互生,对生或轮生,有明显的基出脉和平行、致密的横脉。花两性,辐射对称,腋生,花被片4,花瓣状,大小近相等,排列为2轮。果实为蒴果,开裂为2瓣。

简介

百部科

【拉丁文名】Stemonaceae

【特征】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的1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攀援或直立,全体无毛,常具丛生的纺锤形或圆柱形的肉质块根。叶对生、互生或轮生。花两性,整齐,单生或簇生于叶腋,有时花梗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被片4,淡绿色或紫红色;雄蕊4,花丝短,花药线形,具有4个孢子囊,药隔通常伸长,呈钻状条形或狭披针形;花粉粒为双核,具单沟;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上位或稀为半下位,1室,有2至数个胚珠。果卵圆形,成熟时裂为2爿;种子具多数纵槽纹。染色体x=7。

【分布】有3属约3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至澳大利亚以及北美洲的亚热带地区。中国产2属6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功效】本科植物主要供药用,如大百部的块根含有百部碱、百部次碱、异百部次碱、原百部碱。中国百部的药材主要来自百部、直立百部和大百部等植物的块根,通常外用,可杀虫脒、止痒、灭虱;也可内服,有润肺止咳、抗痨之效。金刚大的根有祛风解毒作用。

【关于】关于百部科植物的系统位置,有些学者认为百部科与薯蓣科(diosCoreaceae)有密切的关系,百部科中具药隔延伸的类群所表现的特征与薯科的薯蓣属(Diosco-rea)的某些具有细尖花药的种类相近似;百部属在解剖构造上与薯蓣科的某些属有一些相似性。另有学者通过对大百部的花的形态学和胚胎学的观察,认为百部科的花被未分化为花萼和花冠这一点类似百合科的一些类群,而它们中的营养体态却近似于薯蓣科的某些类群。由此看来,百部科很可能是来自于薯蓣科或百合科的某些原始类群。

1. 百部属 Stemona Lour.

2. 金刚大属 Croomia Torr. ex Torr. et Gray

百部

【中 文 名】百部

【科 属】百部科百部属

【别 名】百部、百部草、闹虱药、药虱药

【概 述】

该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 Miq. 或大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 的干燥块根。

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I.) Miq]的根,以块根入药。内服能润肺止咳,外用可灭虱杀虫脒,具止痒作用.

分 布

广泛分布于中国中部黄河、长江流域各省。多半野生于山坡丛林,现在好多地方进行家种。

主产陕西省山东省、安徽、江苏省浙江省等省。

植物特性

百部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块根纺锤形,肉质,几个或几十个簇生。茎下部直立,上部成蔓生状。单叶2~4片轮生,卵形或卵状极针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形,全线,叶脉5~9条,小脉细密横行。总花梗直立,基部贴生在叶片中脉上,顶端着生一。两朵浅绿色的花;花被4,开放后向外卷;雄蕊4,有氧化镁,紫色;子房小,卵形。蒴果表面平滑,暗褐色,成熟裂开,有种子数粒。花期5月,果期7月)。

生长特性

大百部野生多半在荫蔽湿润的环境,经过人工引种栽培,喜前特性不太明显。但是怕干旱,耐寒冷,喜上层深厚,因百部块根能伸至30厘米左右深的土层内。肥沃的、排水良好的腐殖壤上最好。

【性味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

原 植 物

百部,又名:百部草(啪朴子》),婆妇草(《日华子本草》),蔓草百部。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体平滑无毛。根肉质,通常作纺锤形,数个至数十个簇生。茎上部蔓状,具纵纹。叶通常4片轮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全缘或带微波状,基部圆形或近于截形,偶为浅心形,中脉5~9条;叶柄线形,长1.5~2.5厘米。花梗丝状,长1.5~2.5厘米,其基部贴生于叶片中脉上,每梗通常单生1花;花被4片,淡绿色,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雄蕊4,紫色,花丝短,花药内向,线形,顶端有一线形附属体;子房卵形,甚小,无花柱。蒴果广卵形而扁;内有长椭圆形的种子数粒。花期5月。果期7月。生长于阳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分布山东省、安徽、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四川省陕西省等地。

直立百部多年生草本,高30~60屋米。茎直立,不分枝,有纵纹。叶常3~4片轮生,偶为5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5.5厘米,宽1.8~3.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脉通常5条,中间3条特别明显;有短柄或几无柄。花腋生,多数生于近茎下部呈鳞片状的苞腋间;花梗细长,直立或斜向上。花期3~4月。生长于山地林下或竹林下。分布山东省河南省、安徽、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等地。

大百部多年生攀援草本,高达5米。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圆柱形,长15~30厘米。茎上部缠绕。叶通常对生;广卵形,长8~30厘米,宽2.5~10厘米,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11条;叶柄长4~6厘米。花腋生;花下具1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被4片,披针形,黄绿色,有紫色脉纹。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生长于向阳的灌木林下。分布台湾、福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湖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等地。此外,尚有同属植物细花百部(海南省)、云南百部(云南丽江),亦同等入药。

化学成分

块根含多种生物碱。百部:根含百部碱。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原百部碱、百部宁碱、华百部碱等。直立百部:根含百部碱、原百部碱、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对叶百部碱、霍多林碱、直立百部碱。对叶百部:根含百部碱、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斯替宁碱、次对叶百部碱、氧化对叶百部碱。尚含糖2.32%,脂类O.84%,蛋白质9.25%,灰分12.1%,以及冰醋甲酸DL-苹果酸琥珀酸草酸等。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选择肥沃的、土层深厚的、排水良好的、疏松的砂质壤上种植,地选好后,清理场地、禾本科杂草根、大石块,深翻30厘米,耕细,做,畦宽120厘米,整平畦面。

繁殖方法

大百部可用种子繁殖,很方便。也可用分株繁殖,利用分株繁殖地下块根长得快,能提前采收。

种子繁殖:用种子繁殖可分春季播种和秋季播种,秋播比春播好,出苗早,出苗率高。春播北方在4月份左右,南方在3月份左右进行。育苗分条播和穴播。条播:按行距6~10厘米开沟,把种子均匀撒人沟土,覆土3~4厘米,播后浇水,用草覆盖苗床,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幼苗高9~12厘米时移栽,按行株距24厘米*18厘米移栽。在播种育苗时可在畦沟内播种玉蜀黍属一行。穴播:按株行距15厘米*24厘米开穴,3厘米深,每穴播种子5-6粒,覆土1.5厘米,盖稻草、麦草或薄膜,每公顷播种量15~22.5千克。当8~9月采种后,南方立即进行秋播,行距24厘米开3厘米沟,把种子均匀播入沟中,覆土4~5厘米厚,每公顷约用种子30-45千克。

分株繁殖:在春天萌动之前(3月左右)或结合收获时选二年以上的植株,挖出地下根状茎,剪除病根,剪残断根,大个的根作药用。剪大块根时,不能单剪大的块根,上面未膨大的一小段也要剪净。根茎部不需要的部分也要除去,细小的块根不要剪。取上部根芽,按大小分成3~5株,每株要有芽2-3个,块根2-3个,作繁殖材料。在整好的地里按行株距24厘米*18厘米,穴深15~18厘米栽植,使芽和土面垂直,先覆少量土使根部固定,再放少量土肥,覆土,浇水,覆少量上形成隔层。2~3周即出苗。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