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尧
张金尧,四川遂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当代电视》特约副主编;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秘书,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特约评论员,北京影视著作权专家鉴定委员会专家,《电影评介》杂志社专家委员会委员。
人物概况
张金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 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当代电视》特约副 主编;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 届艺术学科评议组秘书,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特约评论员,北京影 视著作权专家鉴定委员会专家,《电影评介》杂志社专家委员会委 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文艺报》《文艺研究》《艺 术百家》《当代电视》《中国电视》等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 100余篇 (含合著),获得过“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啄木鸟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等。多年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撰写“中国电视剧创作概观”; 参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 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2011 年版);著有 《中美影视文化关键词》《中国影视文学史》《新世纪电视剧史论》 《魏明伦剧作研究》《王扶林导演艺术研 究》《蔡晓晴导演艺术研究》《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潘小扬导演艺 术研究》等 8部著作(含合著)。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美 国太平洋大学访问学者,金熊猫奖、加拿大班芙洛基奖评委。主持 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多项,分别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艺术学)“电视剧口述历史及理论溯源”“国务院参事室委托项目”“四川省振兴川剧项目”“北京市美育文化与研究基地项目”“中国 电视剧 60 年大系”“2017 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网络文艺批评人才培养 项目”(特聘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双一流人才支持项目”等。
学术著作
《魏明伦剧作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新世纪电视剧史论》(合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出版)
《中国影视文学史》(合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
《蔡晓晴导演艺术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出版)
《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出版)
《王扶林导演艺术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出版)
《潘小扬导演艺术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年出版)
《中美影视艺术关键词》(合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年出版)
学术文章(含合著)
《自厚之,则天美之——访文艺理论家仲呈祥》
载《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7期2018-07-25
《中国文艺还有更为长远的路要走》
载《人民论坛》2018年第7期2018-03-05
《中美影视艺术关键词(二)》
载《电影评介》2018年第2期2018-01-23
《中美影视艺术关键词(一)》
载《电影评介》2018年第2期2018-01-08
《跨界共赢:从电影《岩中花树》展望民族影像的未来景观》
载《电影评介》2018年第16期2017-08-08
《中国谍战剧《伪装者》的艺术特色分析》
载《电影评介》2017年第14期2017-07-08
《VR影像叙事:一场全新时空的审美之旅》
载《现代传播》2017年第6期2017-06-15
《谭门艺术的启示——京剧电影\u003c定军山\u003e观后》
载《光明日报》2017-05-24
《话剧\u003c赵一曼\u003e,彰显“义”与“勇”》
载《光明日报》2017-03-24
《在声光中再现历史,在现实中叩响未来——大型山水实景歌舞表演\u003c印象武隆\u003e观后》
载《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2016-12-28
《如何把好文化发展的“方向盘”》
载《人民论坛》2016年第30期2016-10-20
《开设计量艺术学专业 拓展艺术学国际视野》
载《艺术教育》2016年第6期2016-10-01
《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及影视创作的影响前瞻——由〈美国社交媒体的冲击与影响〉一书说开去》
载《电影评介》2016年第10期2016-5-23
《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学科建设》
载《艺术百家》2015年06期2015-11-15
《全媒体时代的书画艺术收藏市场审视——基于书画市场安全的角度》
载《中国美术》2015年05期 2015-10-15
《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谱写中华民族抗战史诗》
载《光明日报》2015-9-21
《大气磅礴 史诗新篇》
载《中国文化报》2015-9-15
《文化背景和美学修养的比较——以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和中国电影〈亲爱的〉为例》
载《电影评介》2015年21期2015-11-08
《义薄云天的抗日史诗——评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
载《电影评介》2015年11期 2015-09-08
《男儿闺音:“春闺泪”与“黎民情”——评电影〈我住长江头〉》
载《电影评介》2015年11期 2015-06-08
《从“冯氏电影”试解中国电影票房谜题》
载《电影评介》2015年10期 2015-05-23
《“庾信文章老更成”——仲呈祥文艺美学思想再探》
载《民族艺术》2015年03期 2015-05-15
《两次文艺座谈会的“经权”思想比较》
载《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2期
《弘扬法治精神的艺术佳作——评电视连续剧\u003c国家审计\u003e》
载《求是》2015年02期
《讴歌中国精神》
载《人民日报》2015-02-03
《仲呈祥影视美学之文学观、哲学观、历史观与民族观》
载《文明》2014-12-0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载《光明日报》2014-10-17
《丹心写精神》
载《中国文化报》2014-07-29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与创新——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访谈》
载《当代电视》2014-02-01
《群众路线的历史典范和影像再现》
载《人民日报》2013-07-23
《“演讲录”与“月旦评”》
载《文艺报》2013-07-15
《携经验前行,在自信中发展》
载《人民日报》2012-11-23
《2012年中国电视剧发展概观》
载《大众电视》2012-11-6
《艺术之镜 琢之磨之》,
载《人民日报》2012-09-21
《琢之磨之 为民立“镜”》
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9-15
《言行相应 以诚感人——评电影\u003c一诺千金\u003e》
载《当代人》2012-09-06
《“美美与共”的和谐诗篇》
载《云南日报》2012-09-03
《岁月远去 崇高依然》,
载《中国艺术报》2012-06-29
《风云散去,干戈已成玉帛》
载《人民日报》2012-06-26
《试解谍战剧学理密码——由电视剧\u003c摩西密码\u003e说开去》
载《当代电视》2012-06-01
《别开生面谱新篇》
载《人民日报》2012-05-04
《一部提升民族海洋意识的好教材——评电视纪录片\u003c走向海洋\u003e》
载《当代电视》2012-05-01
《\u003c走向海洋\u003e的启示》
载《人民日报》2012-04-12
《新农村的和谐画卷》
载《光明日报》2012-02-13
《便引诗情到碧霄——评电影\u003c飞天\u003e》
载《求是》2012-01-16
《2011年中国电视剧创作概观》
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2年)》
《2011:升为学科门类后的艺术学》
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27
《江海不拒细流——论电视剧\u003c下海\u003e及“下海人”的精神》
载《当代电视》2011-12-01
《2010年中国电视剧创作概观》
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1年)》2011-12-01
《京剧\u003c汉苏武\u003e:有胆有识的改编意识》
载《中国文化报》2011-10-25
《深刻些,再深刻些》
载《浙江日报》2011-08-05
《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
载《人民日报》2011-08-02
《艺术自信力的彰显》
载《文艺报》2011-07-15
《以文化自信 促文化自觉——建党90周年电视连续剧创作漫议》
载《艺术评论》2011-07-04
《追求深刻 礼赞崇高》
载《文艺报》2011-06-29
《\u003c成败萧何\u003e的哲理思考》
载《人民日报》2011-06-17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载《浙江日报》2011-03-04
《宏阔历史背景下的大情大爱——评“中俄跨国寻亲大型公益节目”\u003c等着我\u003e》
载《中国电视》2011-02-15
《生态电视剧与电视剧生态——由电视剧\u003c永远的田野\u003e说开去》
载《当代电视》2011-02-01
《高扬现实精神 彰显主流价值》
载《人民日报》2011-01-07
《以历史浸润当下,将精神藏富于民》
载《传记文学新近学术文论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01-01
《跨国背景下的大情大爱》,
载《人民日报》2010-12-28
《众里寻他 有容乃大》
载《光明日报》2010-12-10
《现实主义典型化形象魅力永存》
载《人民日报》2010-12-03
《2009年中国电视剧创作概观》
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9年)》
《“化人”“养心”自觉引领——仲呈祥影视文艺理论初探》,
载《高校理论战线》2010-11-10
《生命绝唱 醒世佳作》
载《光明日报》2010-06-25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序
2010年6月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国粹长荣》
载《艺术百家》2010-01-15
《对历史,要有一种情怀》
载《新华网》2010-01-28
《2008年中国电视剧创作概观》
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9年)》2009-12-01
《虚实有度 自成高格——评电视剧\u003c保卫延安\u003e》
载《当代电视》2009-07-01
《精美的叙事 深沉的解读》
载《人民日报》2009-06-18
《为何而“绝”因何而“生”——评电视连续剧\u003c绝地逢生\u003e》
载《求是》2009-05-16
《绿色家园的歌行》
载《光明日报》2009-03-01
《2007年中国电视剧创作概观》
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8年)》2008-12-30
《以人道写商道》
载《人民日报》2008-12-18
《必须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文艺批评标准》
载《求是》2008-11-01
《\u003c走西口\u003e的成功启示》,
载《人民日报》2008-10-16
《军旅题材又添佳片》
载《神州》2008-10-15
《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标准的和谐统一——关于艺术批评标准的若干思考》
载《文艺研究》2008-10-10
《军旅题材又添佳作——评电视连续剧\u003c天啸\u003e》
载《中国电视》2008-09-15
《“龙脉”之断与国脉之续》
载《光明日报》2008-07-22
《主题凝重,人物丰满》
载《文艺报》2008-08-28
《以人伦之爱 抒天伦之乐》
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06-20
《\u003c警察故事\u003e:以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生动凸现公安之魂》
载《人民公安报》2008-05-17
《文艺求美 美在和谐》,
载《光明日报》2008-04-11
人物经历
200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留校任教;
2012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短暂访问;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太平洋大学访问。
获奖情况
剧作及文论曾获“星光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啄木鸟奖”“中国电视金鹰奖”“金狮奖”
媒体访问
做客央视电影频道《爱说电影》栏目就董玲导演电影作品《杨善洲》,接受采访;
做客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华情》栏目“毕业那年”专场,接受采访。
(以上全部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官网)
参考资料
教工园地-张金尧.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工园地.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