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童生(1912-1941),原名明山、彭年,出生于余姚市明伟乡。幼年家境贫寒,曾在余姚和记书局和上海天马书店担任学徒。1932年上海市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楼童生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曾在提篮桥区散发革命传单时被捕,出狱后转往汉口。1937年,他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次年4月回到余姚,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余姚政工队区队长和新汇乡乡长。1940年9月,楼童生调任定海东区区署政治指导员,主持区署工作,开展抗日活动。在他的领导下,所辖乡、保长大多由抗日人士担任,乡事务员由中共定海工委委派,负责征粮收税,处决汉奸,动员参军,兴办学校。他还多次去中国国民党部队开展统战工作,团结抗日。楼童生的抗日活动以其勇敢、智谋和坚定的信念为特点,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经历

幼年家贫,入余姚和记书局当学徒,三年后至上海天马书店工作。

1932年上海市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24年8月在提篮桥区散发革命传单时被捕,出狱后转往汉口。

1937年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

1938年4月派回余姚市,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余姚政工队区队长、新汇乡乡长。

1940年9月调定海,任东区区署政治指导员,不久主持区署工作,开展抗日活动。所辖乡、保长大多改由抗日人士任职,乡事务员由中共定海工委委派,负责征粮收税,处决汉奸,动员参军,兴办学校。还多次去中国国民党部队开展统战工作,晓以大义,团结抗日。常天黑进村,天明转移,使敌伪归荡屡次扑空。

1941年5月,指挥东区警察大队联合两支友军伏击去蒲清乡的日伪军,俘敌1名,缴获步枪4支、军刀1把,鼓舞了人民抗日斗志,扩大了影响。

1941年10月18日,率部袭击驻大展伪军郑留忠部。

1941年10月19日撤回途中,在北蝉乡汤岙遭日军包围,遂命部队下海转移,自率区署干部翁世俊、陈庆恒、董千里诱敌至黄杨尖山,与翁、陈、董持短枪奋战,战斗持续1小时左右,弹尽力竭,皆壮烈牺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