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兴文山地乌骨鸡

兴文山地乌骨鸡

兴文山地乌骨鸡,四川省兴文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兴文山地白凤乌鸡是乌骨鸡品系中独特的品种,比起其它一般的泰和鸡,体型较偏大,体质更加结实,健壮。羽色以黑羽居多,麻黄羽次之,白羽甚少。兴文山地乌骨鸡除具有一般乌骨鸡的“乌肤、乌肉、乌骨、乌内脏”等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冠、脸、、喙、趾、舌、皮肤、内脏、肌肉和骨膜均呈乌黑色的特点,俗称“十全乌”。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纯天然放养方式,兴文山地乌骨鸡体质结实健壮,口感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兴文县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环境造就了兴文山地乌骨鸡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天然富的独特品质,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喜爱。

2013年11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兴文山地乌骨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外貌特征

兴文山地乌骨鸡体型较大,体质结实,健壮。冠型大多为单冠,复冠很少。大多数喙、冠、肉髯、睑、胫、趾、皮肤和舌头均为乌黑色,屠宰后可见肉乌、骨乌和内脏乌(群众称十全白凤乌鸡),也有舌头不乌的白肉乌骨鸡(当地群众称半乌骨鸡)。全身黑羽鸡居多,麻黄羽次之,白羽甚少。羽毛形状大多数是片羽,翻羽和丝毛羽少见。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平均体重

90日龄公鸡986克,母鸡892克;180日龄公鸡2200克,母鸡1800克;成年公鸡2828克,母鸡2230克。在舍饲条件下,120日龄公鸡平均体重2331克,母鸡1932克。阔鸡180日龄和300日龄平均全净膛屠宰率分别为79.50%和79.40%,365日龄公鸡全净膛屠宰率81.10%,母鸡78.4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鸡平均开产日龄195天。平均年产蛋110枚,平均蛋重58克。蛋壳浅褐色。公鸡性成熟期150-180天。公母鸡配种比例1:(8-12)。平均种蛋受精卵率82%,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8%。母鸡有就巢性,每年就巢7-8次,每次平均就巢持续期21天。公母鸡利用年限1—2年。

品质特性

兴文山地乌骨鸡属四川省优良地方品种,有着悠久的养殖和膳食历史,是标准的黑色食品,民间视为滋补珍品。由于产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以及纯天然放养方式,使山地白凤乌鸡具有彪悍的体型、鲜美的口感和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保健食品。

营养价值

兴文山地乌骨鸡肌纤维细密、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天然富硒,鸡肉富含必须氨基酸和必须脂肪酸、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粗蛋白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等都比普通鸡高出许多,特别是风味氨基酸、黑色素、硒和维生素e等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鸡,而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却比普通鸡低。此外,由于兴文县土壤硒含量较高,兴文山地乌骨鸡经天然放养采食土地农作物、沙砾、山泉水等转化吸收,其肉质天然富硒。经四川省农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定,其鸡肉中微量元素硒含量达到0.17毫克/千克,恰好符合人体的健康要求。

产地环境

兴文县地处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属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较高。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有高山、河流作为天然隔离屏障,对兴文山地乌骨鸡自然闭锁繁育和特色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兴文县县特有的畜禽品种,因产自兴文、山地放养、身体乌黑等特点,逐渐被当地民间和官方称为“兴文山地乌骨鸡”,沿用至今。

历史渊源

据《兴文县志》和宜宾出土文物陶鸡等资料记载,兴文山地乌骨鸡在兴文县已有1300多年人驯化养殖历史。古代僰人将之称为“僰国乌雏”,后称“泰和鸡”、“黑凤乌鸡”、“九丝乌鸡”、“兴文乌骨鸡”等。

经过兴文当地古僰人及苗汉群众的长期驯化养殖,其中全身乌黑、体大肉多、形体彪悍、外貌清秀的优质个体逐渐被选留,使得白凤乌鸡养殖群体数量越来越大,乌色纯度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优良,外貌特征更加明显一致,遗传更加趋于稳定,其它鸡种和基因性状逐渐减少、杂合、退化,甚至消亡,最终形成了兴文县特有的“兴文山地乌骨鸡”。

2015年,兴文县引进乌骨鸡综合开发项目,投资总额达5.5亿元,启动山地乌骨鸡原种场、孵化场、扩繁场等基础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出栏、加工山地乌骨鸡2000万羽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36亿元以上。

2017年12月23日,四川·兴文第二届紫彩凤泰和鸡美食文化节举办,吸引广大游客到僰王山镇永寿村品尝乌鸡美食、参与趣味活动、体验乡村旅游乐趣。本次乌鸡美食文化节从启幕起,持续到2018年3月份。

生产情况

2013年,兴文山地乌骨鸡养殖360万羽。

2015年,兴文县有4家龙头企业十多家专业合作社,每年有二十多万只鸡苗销往全国,四百多万只鸡出栏,产值2.6个亿。

2016年,兴文山地乌骨鸡养殖540万羽,年均增长14.8%。白凤乌鸡产值已达3.1亿元,同比增长34.7%。建设雏鸡共育室38个,其中省级品种资源场1个,提供鸡苗350万羽/年,有效解决了山地乌骨鸡种源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建成山地乌骨鸡养殖基地村50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个,成立专合经济组织65个,培育养殖大户1385户(其中年出栏1万羽以上的23户)。

产品荣誉

兴文山地乌骨鸡系列产品先后获得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国际食品精品博览会暨第二届巴蜀食品节金奖。

2013年11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兴文山地乌骨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兴文山地乌骨鸡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兴文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四川山地乌骨鸡。

二、产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275米至1795米的林地、山地或丘陵。土壤呈弱酸性,富硒。

三、饲料

育雏期采用全价配合饲料,育成期自由觅食冬虫夏草野果,搭配使用玉米、小麦、谷物等天然能量饲料,适当补以全价配合饲料。

四、饲养管理

1.育雏期:笼养或网上平养,0至3周龄,每平方米30只至50只;4至6周龄,每平方米15只至25只。

2.育成期:舍饲与室外分片轮牧放养相结合,舍内网上平养每平方米10只至12只,地面平养每平方米8只至10只。每年4月至10月放养。群体规模以每群300只至600只。

3.出栏:16周龄以上,公鸡体重≥1.8千克,母鸡体重≥1.5千克。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屠宰要求

1.鸡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符合品种、周龄和体重要求的健康鸡只。

2.屠宰:屠宰前禁食6至8小时,保障自由饮水,减少应激。

3.从活鸡屠宰至入冷库时间≤2小时。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体鸡:全身羽色以纯黑羽为主,允许纯白羽、麻黄羽等多种羽色,带光泽,无胫羽;体型中等偏大,略呈船形;冠形呈锯齿状乌色,公鸡单冠直立,冠齿多为7个,母鸡冠齿较少,有时冠齿不清。髯为两翼,公鸡略大。冠及肉髯母鸡乌黑,公鸡乌红。耳叶为乌黑色或翠绿色。喙乌黑色,形状平略带钩。

(2)白条鸡:皮肤呈乌黑色,表面干燥,色泽鲜艳,纹理较细;肌肉、内脏、骨呈乌黑色;肌肉丰满紧密、有坚实感、光泽润滑,用手触摸湿润不粘手,肌纤维韧性强、富有弹性。皮薄、骨细、皮下脂肪少,肉质细嫩,肉味香浓,汤汁清甜爽口,风味独特。

2.物理化学指标: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兴文山地乌骨鸡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兴文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兴文山地乌骨鸡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2020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兴文天养极食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使用兴文山地乌骨鸡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参考资料

兴文山地乌骨鸡.宜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9-05-05

兴文山地乌骨鸡.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09-13

[地标产品背后的故事]吉祥物——兴文山地乌骨鸡.宜宾新闻网.2019-07-07

兴文牵手山东新凤祥做大山地乌骨鸡产业.网易.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