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娃,又称新疆红柳娃、红柳孩,是中国新疆的一种类人神秘生物,长仅一二尺许,仅有一尺余高,结柳叶为冠;因形似小儿,喜戴红柳,民间俗呼为“红柳娃”。

清代至现代都有目击记录,《钦定皇舆西域图志》《阅微草堂笔记》都曾有记载,画家龚建新在解放后在仓房沟也曾遇到面目狰狞、布满灰毛的红柳娃,乌拉泊劳教所某位干部也曾在水库边目击,描述其长一副猴面,原地跳出水面可达一人多高。

古人类学家在俄罗斯地区发现了距今两万年的化石,它们的体貌特征均与“红柳孩”的记载非常相似。

古代记载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在清代新疆第一部官修通志《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中,曾记载过一个离奇的故事:“乌鲁木齐附近深山中,每当红柳吐花时,有名红柳孩者,长仅一二尺许,结柳叶为冠,赤身跳入山谷间。捉获之,则不食而死,盖亦猩猿之属,特不常见耳。”

《阅微草堂笔记》

清朝才子纪昀,获罪发配新疆,他沿途收集民风故事,为他的《阅微草堂笔记》收集素材。一日,一行人正在绵延的沙丘中穿行,向导指着远处沙山说:“前面有妖灵出没,然则不必惊慌,那妖灵害不得人的。”

队伍之中有位文士问起“妖灵”的模样和行踪;向导心情大好,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这妖灵啊,只乌鲁木齐市一带荒漠才可得见!实乃小人儿,仅有一尺余高,男女老幼皆有;待到沙丘中生长的红柳树开花时,小人儿们便摘了花枝盘成花圈,戴在头顶歌舞起来。有时这些“妖灵”也会去人类的营帐偷窃食物,倘若被人捉住,就会下跪哭泣。若是将捉来的小人儿关押起来,它们就会绝食而死。若是放归山中,它们也会边逃走边回望,直到确认人类并未跟踪而来,才会返回巢穴。”

文士听罢问曰:“这妖灵可有名号?”向导答:“不知其名。因形似小儿,喜戴红柳,民间俗呼为‘红柳娃’。”

目击回忆

据画家龚建新回忆,解放初期他在乌鲁木齐市仓房沟就亲眼目睹到面目狰狞、布满灰毛的红柳娃。据说“文革”时期的一个初冬傍晚,乌拉泊劳教所某位干部赶路中看到在水库后面的河处有一个小孩在游水,此人心想天这么黑又这么冷,谁家的孩子还在荒野中玩水,于是他上前劝说,走近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小孩长一副猴面,原地跳出水面达一人多高,跳出很远后立即窜入水中,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故事传说

新疆汉族故事《红柳娃送宝》讲,孤苦伶仃的放羊娃尤素儿被一群好吃懒惰、仗势欺人的恶人欺负,正当无奈之际跳湖自杀之时,却被湖底的红柳娃带到宝库里,宝库里都是金银财宝。上岸后,为了免遭毒手,尤素儿将一口袋珠宝扔到湖里。恶人们见湖里有财宝,纷纷跳湖,结果都丧命湖底,变成了白石头。

尤素儿跳进湖里后,湖里响起了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他迷迷糊糊地觉得那两个红柳孩把他引进一个深深的大石洞,大石洞里霞光万道,到处都是闪着光芒的金银珠宝。红柳孩把一个装满珍宝的绣花口袋捆在尤素儿的背上,然后把他引到水面推上岸。

考古发现

很久以来,“红柳孩”一直被视为怪力乱神而为世人忽视。近年,古人类学家在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发现了距今两万年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它们的体貌特征均与“红柳孩”的记载非常相似。在考古学家眼中,新疆的石器时代比“红柳孩”还要神秘。

参考资料

柽柳.中国国家地理.2023-11-20

探秘中国野人分布地图 最大野人藏身昆仑山.网易.2023-11-20

【新华每日电讯】走笔哈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23-11-20

[王丹] “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宝物故事的宝物类型与意涵.中国民俗学网.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