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省藤(Calamus viminalis Willd. var. fasciculatus (Roxb.))攀援藤本,丛生,带鞘茎粗2-3厘米,裸茎粗约1.5厘米。产云南省南部(勐腊县)及西部(盈江县)。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及中南半岛有分布。
植物简介
种中文名:勐捧省藤
种拉丁名:Calamus viminalis Willd. var. fasciculatus (威廉·罗克斯堡) Becc.
科中文名:棕榈科
科拉丁名:Palmae
属中文名:省藤属
属拉丁名:Calamus
形态特征
茎
攀援藤本,丛生,带鞘茎粗2-3厘米,裸茎粗约1.5厘米。
叶
叶羽状全裂,长1-1.5米,顶端不具纤鞭;羽片2-4片成组着生,指向不同方向,狭披针形,长15-40厘米,宽1.5-2.8厘米,约3条叶脉,中脉尖突,其余叶脉较细,两面均被微刺,边缘亦具微刺;叶轴具长1-4厘米的单生或2-3个聚生的水平或外折的直刺;叶柄长10-20厘米,两侧具长短不等的直刺;叶鞘具囊状凸起,被单生或几个合生成近斜列的长1-2.5厘米的扁刺;托叶鞘很短。
花
雄花序未见;雌花序二回分枝,长约3米,顶端具带爪状刺的长纤鞭,有4个分枝花序,长30-40厘米,每侧有10-15个小穗状花序,长2.5-13厘米;一级佛焰苞长管状,具散生的爪状短刺;二级佛焰苞管状漏斗形;小佛焰苞为短宽的漏斗形;总苞托极短,近盘状,被小佛焰苞支撑和包围着,总苞近盘状或浅杯状;中性花的小为凹陷的新月形。雌花未见。
果实
果被扁平;果实小,豌豆状,球形或稍扁,有时近陀螺形,直径8-9毫米,顶端狭圆柱形的喙显著,鳞片16-18纵列,草黄色,有光泽,中央有浅沟槽,边缘浅灰色,顶端褐色,全缘或稍具细的啮蚀状。种子近球形,压扁,宽约6毫米,厚4毫米,背面具凸起和深的洼穴,种脊面稍平扁,中央有一个圆的合点孔穴;胚乳均匀,胚基生。果期4月。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
国外分布
参考资料
勐捧省藤.db.kib.ac.cn.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