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公认标准之一,通常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5%及以上时,即被视为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普及。

概念背景

1973年,美国教育学和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其著作《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中提出了一种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他通过研究美国和西欧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其中,“精英”阶段对应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的情况;而当毛入学率超过15%时,则标志着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当毛入学率超过50%时,则被认为是“普及化”阶段。这一理论得到了国际组织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引用。

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4月,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迈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一变化被认为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质变。

参考资料

开放教育百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长治开放大学.2024-10-28

大众化教育的内涵及其作用.光明网.2024-10-28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豆丁网.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