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祺
张祺(1910年10月-1993年1月),浙江浦江人。曾用名张世迟、张范、张志杰、张文斌、张斌、王一民。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毕业。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1993年1月10日,张祺在上海逝世。
人物经历
1926年进湖州市症状富绸厂做工。
1934年在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
1937年8月-1940年12月任中共江苏省委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干事、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
1942年10月任中共江苏省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
1943年1月任中共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
1945年8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工委书记。
1949年2月任上海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
1950年2月任上海总工会(后改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1958年2月任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第一书记。
1961年4月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
1963年12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总工会主席。
1966年6月-1972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
1972年10月下放上海市直属机关“五七”干校劳动。
1973年9月参加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领导工作,任上海市民政局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8年6月任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
1979年1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中共上海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组组长。
1979年2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中共上海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组组长,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1979年12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1981年10月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1982年4月-1985年6月任中共上海市顾问委员会委员。
第一届、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人物事件
张祺,浙江浦江人。家境困难,小学毕业后即进湖州美富绸厂当学徒。民国22年初,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美亚绸厂第六分厂支部书记。翌年3月,在严重白色恐怖下,参与领导了坚持50天的美亚绸厂4500多名工人的同盟罢工。罢工失败后,他被派赴苏联列宁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列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主义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作为中国代表先后参加少共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大会。民国25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张祺回到上海市,任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32委)委员。在他直接联系的市政、交通、印刷等产业部门中,发展了一批中共党员,建立了基层党支部,团结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打开了工作新局面。他还领导工委的出版工作和夜校工作,通过工人报刊和夜校,传播革命思想,培养积极分子,积聚革命力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祺任工委书记,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下,坚持地下工作岗位,紧紧依靠群众,巩固已有工运阵地,开辟铁路、电信、造船等重点产业部门的工作。抗战胜利前夕,组建上海工人地下军,开展宣传攻势,作好迎接抗日胜利的各项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张祺继续担任中共上海工委书记,并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他结合实际,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上海市局、中共上海市委的指示,领导上海职工迅速组织起来,建立进步工会,在工人中扩大党的队伍,先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和平民主运动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击退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猖狂进攻,积蓄和发展了革命力量。民国38年初,根据中共中央上海局指示开展反搬迁、反破坏、反屠杀的护厂护店迎接解放的斗争,为保护全市市政交通、工厂企业设施,配合人民解放军上海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解放后,张祺先后担任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主席。他为组织工会、教育工人、发动全市工人克服困难,恢复上海经济,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带领各级工会组织进行拨乱反正,大力恢复和发扬工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增强工会的自身建设,在工作中起了重要的表率作用。1982年,他任中共上海市委顾问。1983年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他晚年担任中共上海市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和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主任,运用自己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知识,指导上海地方党史、工运史的征集、研究和编写工作。经过8年的努力,完成了27万字的工运史专著《上海工运纪事》,比较全面地、真实地叙述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斗争进而取得胜利的历程,是上海工人运动的一部重要史料。
人物逝世
1993年1月10日,张祺在上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