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是一所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的国山书院。民国37年(1948)江苏省教育厅颁发了“宜兴县私立张渚初级中学”校。1956年初,学校由私立转为公立,命名为“宜兴县张渚初级中学”。1958年8月,学校设2个高中班,改名为“宜兴县张渚中学”。1992年,初高中分离,学校改名为“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1994年由宜兴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点中学”。1997年通过省教委“江苏省重点中学”的验收。2003年学校转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2011年,通过了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
2004年8月,学校从国山书院旧址(现张渚中专)整体搬迁到牛犊山麓校区。
学校简介
1958年6月,学校由私立转为公立,校名全称为“宜兴县张渚中学”。1992年7月,学校实行初高中分离,同时校名改为“宜兴市张渚镇高级中学”,成为张渚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初中部迁出后,成立了张渚桃溪中学)。1997年10月通过了省重点中学验收,成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4年3月转评为首批“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12年4月通过江苏省教育评估院“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的晋星评估。
学校理念
在上级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于2004年8月搬入犊牛山麓的新校区。新校区占地160亩,学校现在有在籍学生1946人,36个教学班。学校现在有教职工154人,其中专任教师127人,中高级教师89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德育工作者1人,江苏省爱生模范1人,无锡市、宜兴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25人。学校以“为山里孩子成功走出山区做准备”为办学理念,确立了“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坚持“强化基础建设,以质量塑形象,以科研导教学”,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全市前茅。
学校荣誉
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德育课题《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验》研究成果一等奖、全国先进实验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空军招收飞行员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无锡市先进集体、无锡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无锡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30多项市级以上殊荣。如今学校确立了创建“有较高办学品位的江苏山区名校”目标,高举教育现代化大旗,向现代化学校目标迈进。在成为省四星级高中之后,张渚高级中学全体师生一定会向着更 高、更优、更好的教育体系阔步前进。
国山书院
国山书院碑记
书院之设,所以正人心而端风化也,我桃溪为人文荟萃之地,前明何武、卢九台两公勋各气节,冠绝一时。而卢公未第时,读书于桃溪别墅,题其亭曰:“湄隐”,盖义取乎在水之湄,隐居求志也。厥后,历官抚,思欲恢广其地,建设书院,功成后与二,三同志吟咏其间,为提倡宗风计,帮作《湄隐园记》以见志。公后驰驱国事,以身殉国,有志未逮,至今憾焉。国朝爱新觉罗·旻宁间,米脂高公篙渔莅治荆溪,踵前人意,集议创建书院,陶成士类,谋未协而事中止。光绪己卯余君霁园倡义捐资,将于镇北建观音阁镇。霖时居桃溪,与余君最厚,时相过从,谈及此事,霖为“书院与文昌阁二而一也,盍踵前人遗意,以竟卢公未成之志,为一镇观摩,于书院中建文昌阁,一举而两得乎?”询诸同志,曰:“可”。文昌会中,先倡捐钱六百,余君又慨助三百两。霖欣事之有成也,因身任其事。与余君雁门、何君慕溪、卢君剑泉、马君益甫、陈君厚之、胡君式如、汤君香岩、堵君旭峰,广为劝捐,共得钱三千余緍。择地涓吉,鸠工材,建门庑五楹、讲堂三楹、文昌楼三楹、魁星楼一座。经始于己卯中秋节,落成于光绪辛巳夏越两年而竣。因绌于课,延至光绪丙戍,薛公祖奎五莅任,捐资兴学出示上谕,始得甄别取汰。迄今堂构聿新,规模整肃。虽无草创,未始非正人心,端风化之一助也。况桃溪得山水之清,杨深秀奇,人材间出,涵`养而培植之,保无敦气节、立功各、经济文章与何、卢诸公后先辉映者乎?然创之易,守之难,所望诸君协力同心、和衷共济,历久远而勿替,俾文教振兴,风化、人心,蒸蒸日上。则霖之所大慰也、是为记。
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立夏月里人徐泽霖谨撰
堵景辰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