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张村是陕西省三原县远近闻名的先进村,1958年周恩来总理曾为其亲自签发了“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状;1995年被评为市小康村;2002年先后被评为市、省文明村;2005年被评为市级综合示范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镇;2006年被评为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党支部。

西张村两委会把以往的成绩、荣誉当作开拓进取的加油站,发扬优良传统,矢志奋发进取,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实施“兴工富村,多经富民”的发展战略,大抓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促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步步上台阶。

村庄简介

大抓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投资340多万元,修成了村内13.5公里水泥路;近两年又争取通村公路建设资金200多万元,新修了11公里水泥路,基本上实现了户户门前通水泥路,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投资9万元新修U型渠1540米,新打中深井7眼,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投资26万多元,改厕445余户、建沼气池100多个。实施绿色家园建设,新建花池148个,安装路灯80盏,修建文化健身广场一处。投资120多万元,建成了一座新型标准化教学大楼。投资16万元建成了村级集贸市场。投资10万多元建成了两委会办公室。

大抓招商引资。他们树立抓发展就要抓招商引资的新理念,视其为抓发展的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促进二、三产业发展。相继有宏达、西林、金坤、新星、秦王乳业、绿色工程、通达不锈钢、新疆昆神植化公司,常压锅炉、荆原机械、医药化工机械、红星包装材料厂等40多家企业到西张落户兴业,还有120多个商业、饮食服务门店上市经营。大抓一村一品。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奶牛养殖,通过村内纳特乳业、秦王乳业、宏昌乳业等龙头企业带动,采取“公司+小区+农户”模式促使健康发展。改单户散养为小区集中养殖,相继建成了宏达、金坤、北相3个奶牛养殖小区,按照“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方式进行集中养殖,促使提高奶产品质量、价格、降低成本,改善环境、增加收人。至今,奶牛存栏826头,年产鲜 奶380万公斤,此项收入占到人均收入40%。

大抓科学种田。小麦良种统供率达100%,建有千亩示范方一个、五百亩示范方12个,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06年小麦产量达2216吨、玉米产量2185吨,均创历史新高。大抓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西张村两委会以最大的努力,按年龄、知识、技术结构,分层次向本地企业和外地组织输出,为输出人员提供周到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提高输出质量,促进农民增收。2006年新增劳务输出人员178名,总输出劳力达1432名,年增收入近900万元,成为群众增收新亮点。

大抓和谐社会建设。积极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使计划生育率达到了100%,出生率3.5%,自增率为2.4%,实现了人口和谐发展。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新机制,认真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007年共调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9起,保持了多年零上访的和谐氛围。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开展“敬老爱幼”、“五好家庭”和“十佳好媳妇”评选活动,使讲文明、讲道德、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家庭、邻里和睦,村风文明。 2007年,西张村被咸阳市委命名为“五个好”农村党支部,支部书记徐志祥评为“市级劳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