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戏蝠
钟馗戏蝠是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的传统舞蹈,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舞蹈起源于清末时期的如东岔河、掘港一带,当时作为灯会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舞蹈简介
钟馗戏蝠是一种集灯彩、舞蹈、木偶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舞蹈中,钟馗的形象被塑造为一个生动、笨拙且可爱的判官,被视为能够降福人间的天神。舞蹈通过锣鼓声和唢呐声营造出热闹的氛围,钟馗手持宝剑,与蝙蝠追逐嬉戏,展现出独特的舞蹈魅力。钟馗的高度约为2米,采用京剧脸谱,与扮演小鬼的小演员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舞蹈的动作设计既粗犷豪放,又不失幽默感,体现了创作者对角色性格的深刻理解。
传承与发展
钟馗戏蝠这一传统舞蹈经过现代艺术家的发掘和整理,已被收录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1998年,它还登上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欢聚一堂”栏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到了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参考资料
对江苏民间舞蹈《钟馗戏蝠》的文化解读.道客巴巴.2024-10-30
如东的灯彩傀儡舞《钟馗嬉蝠》.豆丁网.2024-10-30
钟馗戏蝠(如东民间舞蹈).江苏省情网.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