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色刺鲨(刺鲨属 ferrugineus Meng, Hu et Li, 1980),是刺鲨科刺鲨属的一种鲨鱼,体粗壮延长。头平扁而宽,尾细短,比头和躯干短。吻短,短于眼径。眼大,长椭圆形,两端尖,各有1缺刻,无瞬膜。鼻孔颇小,几横平,外侧位。口浅弧形,口宽大于口前吻长,口侧具1斜行深沟。唇褶扁狭。上颌齿小直立,尖三角形,基底近方形,中央有1突出柄;下颌齿大,齿头外斜上翘。
特征描述
锈色刺鲨 刺鲨属 ferrugineus 体稍粗壮延长。头平扁而宽,头宽比头高为大,头长约为全长的1/5。尾细短,比头和躯干短,大于全长的1/3;尾基上下方无凹洼。吻短,短于眼径。背视三角形,两侧向前倾斜,前缘钝尖,侧视尖而突出。眼大,约等于胸鳍基底长,长椭圆形,两端尖,前后各有一缺刻,无瞬膜或瞬褶,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近许多,眼径约为鼻孔长的3倍。鼻孔颇小,几横平,外侧位,距吻端比距口近许多,鼻间隔稍宽,比鼻孔长约大1.2倍;前鼻瓣中部具有1个三角形突出,前缘色淡无盾鳞,出水孔暴露,后鼻瓣发达。舌形向内前方突出,内后缘具一很浅半环形薄膜。口浅弧形,口宽大于口前吻长,约等于眼后端至第二鳃孔距;口侧具一斜行深沟;唇褶扁狭,上唇褶长,约为上颌长的1/2;下唇褶稍短,为下颌长的2/5。上下颌齿均呈单齿头型,上颌齿小,直立,尖三角形,基底近方形,中央有1突出柄,具正中齿,每侧每行约20齿,2-3行在使用;下颌齿大,齿尖外斜上翘,边缘具细锯齿,基底方形,中央有1突出柄,无正中齿,每侧每行13齿,2行在使用。口腔黏膜及舌灰白色。喷水孔大,肾形,横径约小于眼径的1/2弱,位于眼后角水平线上,前缘有1瓣膜能启闭,与眼距离约为眼径的1/4。鳃孔5个,较狭小,几等大,下部转入腹面,第二鳃孔长为眼径的1/2,前3个鳃孔距离约相等,最后2个相距较近,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鳞大,颗粒状,具3纵嵴,以中央棘突最长。两背鳍各具1有侧沟的硬棘;第一背鳍中大,起点位于胸鳍里缘中点上方,距吻端较距第二背鳍为近,上角钝圆,后缘斜直,下角延长尖突,鳍端距腹鳍起点有一相当距离。第二背鳍小于第一背鳍,起点距腹鳍比距尾基为近,棘长约等于鳍外缘长的4/5;上角钝圆,后缘稍凹,下角延长尖突。尾鳍宽短,稍大于全长的1/5,尾椎轴稍上翘;上叶很发达,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中部渐狭,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相接,后缘截形。腹鳍低平,近长方形,起点距第二背鳍较距第一背鳍近许多,前后缘连续呈半弧形,里角尖而微突;鳍脚平扁,延长尖突,近外侧有1尖长骨刺。胸鳍较小,近长方形,外角钝圆,后缘稍凹,里角稍尖突,后端只达第一背鳍棘基底前方,内缘弧形褶叠。全体纯褐黄色,各鳍色稍深。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的南海海域。